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制造工艺论文--制造工艺过程及设备论文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策略和刀轨生成方法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槽特征内型加工工艺概述第13-14页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策略与切削力、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关系第15-16页
        1.3.2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第16-17页
        1.3.3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第17-18页
    1.4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研究的难点第18-19页
    1.5 课题来源及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策略第21-32页
    2.1 侧铣加工策略与切削力的关系分析第21-25页
        2.1.1 侧铣加工切削力预测模型第21-23页
        2.1.2 侧铣加工刀具接触角的定义及计算第23-24页
        2.1.3 侧铣加工等效进给速度定义及计算第24-25页
    2.2 侧铣加工策略与机床动力学特性的关系分析第25-31页
        2.2.1 机床运动学模型建立第25-29页
        2.2.2 侧铣加工策略与进给轴运动特性的关系分析第29-31页
    2.3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策略第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第32-47页
    3.1 槽特征内型三轴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第32-38页
        3.1.1 槽特征侧面三轴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第33-34页
        3.1.2 槽特征转角三轴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第34-37页
        3.1.3 槽特征内型三轴侧铣加工刀轨误差分析第37-38页
    3.2 槽特征内型五轴侧铣加工刀轨生成方法第38-43页
        3.2.1 槽特征侧面五轴侧铣加工刀位点曲线生成方法第39页
        3.2.2 槽特征转角五轴侧铣加工刀位点曲线生成方法第39-41页
        3.2.3 槽特征内型五轴侧铣加工刀轴矢量计算方法第41-43页
        3.2.4 槽特征内型五轴侧铣加工刀轨误差分析第43页
    3.3 实例分析第43-46页
        3.3.1 槽特征内型三轴侧铣加工刀轨生成实例第43-44页
        3.3.2 槽特征内型五轴侧铣加工刀轨生成实例第44-45页
        3.3.3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刀轨分析第45-46页
    3.4 相关技术对比第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与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策略匹配的进给速度优化方法第47-56页
    4.1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的进给速度第47-48页
    4.2 基于切削力和机床动力学特性约束的进给速度优化模型第48-51页
        4.2.1 进给速度优化模型构建第48-49页
        4.2.2 进给速度优化模型中的切削力约束解析第49-50页
        4.2.3 进给速度优化模型中的机床动力学特性约束解析第50-51页
    4.3 槽特征内型侧铣进给速度的优化算法第51-54页
        4.3.1 进给速度调节的实现方法第51-52页
        4.3.2 进给速度优化流程第52-54页
    4.4 实例分析第54页
    4.5 相关技术对比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刀轨生成系统实现第56-63页
    5.1 系统开发环境第56页
        5.1.1 CATIA V5介绍第56页
        5.1.2 CAA简介第56页
    5.2 系统框架介绍第56-58页
    5.3 系统运行实例第58-62页
        5.3.1 基于切削力和机床动力学特性约束的槽特征内型侧铣加工刀轨自动生成第58-59页
        5.3.2 基于切削力和机床动力学特性约束的进给速度自动规划第59-60页
        5.3.3 运行实例对比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总结第63页
    6.2 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飞机机身零件定位/支撑柔性工装的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知识驱动的飞机脉动总装线建模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