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选题原因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国外研究 | 第12页 |
2.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化反哺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系 | 第15-21页 |
(一)文化反哺的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1.文化反哺的内涵及实质 | 第15-17页 |
2. 文化反哺的原因 | 第17-18页 |
(二)文化反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18-21页 |
1.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文化反哺 | 第18-19页 |
2.文化反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化反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 第21-24页 |
(一)文化反哺有利于凸显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 第21-22页 |
(二)文化反哺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的更新 | 第22-23页 |
(三)文化反哺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升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文化反哺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24-29页 |
(一)传统师生关系受到冲击 | 第24-25页 |
1.主客体关系发生改变 | 第24-25页 |
2.教师权威受相对弱化 | 第25页 |
(二)传统教育模式出现短板 | 第25-27页 |
1.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陈旧 | 第25-26页 |
2.传统教育内容设置缺乏弹性 | 第26-27页 |
(三) 传统组织管理形式面临改变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文化反哺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29-45页 |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 第29-31页 |
1.面向未来:师生关系发展的方向 | 第29-30页 |
2.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确立的前提 | 第30-31页 |
3.合作互动:师生关系形成的动力 | 第31页 |
(二)创新教育模式 | 第31-39页 |
1.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 第32-33页 |
2.教学内容赋予时代特色 | 第33-34页 |
3.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 第34-39页 |
(三) 优化组织管理 | 第39-45页 |
1.党团组织:从注重管理到强化教育引领 | 第39-41页 |
2.辅导员:依托网络平台,做好“微”服务 | 第41-43页 |
3.学生社团:自我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并行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