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认定 | 第9-17页 |
第一节 我国死亡赔偿金的立法概况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死亡赔偿金性质的相关学说及评析 | 第12-15页 |
一、精神抚慰说 | 第13页 |
二、逸失利益说 | 第13-14页 |
三、学说评析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认定 | 第15-17页 |
一、死亡赔偿金并非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赔偿 | 第15-16页 |
二、死亡赔偿金并非精神抚慰金 | 第16页 |
三、死亡赔偿金并非惩罚性赔偿金 | 第16-17页 |
四、死亡赔偿金是对预期收入损失的赔偿 | 第17页 |
第二章 死亡赔偿金请求权法理探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死亡赔偿金请求权的法理基础 | 第17-24页 |
一、死亡赔偿金请求权相关学说介绍及评析 | 第19-22页 |
二、我国采取的学说及理由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的范围认定 | 第24-27页 |
一、受害人近亲属享有死亡赔偿金请求权的理由 | 第24页 |
二、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之范围 | 第24-26页 |
三、胎儿之死亡赔偿金请求权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死亡赔偿金的算定方式 | 第27-37页 |
第一节 死亡赔偿金赔偿模式及比较法借鉴 | 第27-29页 |
一、死亡赔偿金之赔偿模式 | 第27-28页 |
二、日本死亡赔偿计算方式之借鉴——个别化与定额化计算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死亡赔偿金之计算标准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4页 |
一、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 第29页 |
二、死亡赔偿金计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4页 |
第三节 我国死亡赔偿金算定方式的现行法规定及缺陷 | 第34-37页 |
一、我国死亡赔偿金算定方式的现行法规定 | 第34-36页 |
二、我国死亡赔偿金算定方式存在的缺陷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死亡赔偿金制度之建构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我国死亡赔偿金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理论层面 | 第37-38页 |
二、立法层面 | 第38-39页 |
三、司法层面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死亡赔偿金法律制度建构 | 第40-44页 |
一、死亡赔偿金理论认识的廓清 | 第40-41页 |
二、死亡赔偿金立法的完善 | 第41-43页 |
三、以立法的完善,促进司法的统一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