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平和司法理念新论--基于“许霆案”的法理学解读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许霆案”的法律性质分析第9-14页
    第一节 “许霆案”的法律争议辨析第9-11页
        一、“许霆案”不只是民法上的不当得利第9页
        二、许霆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第9-10页
        三、许霆不构成侵占罪第10-11页
    第二节 笔者对“许霆案”的看法第11-14页
        一、许霆构成盗窃罪第11-12页
        二、“许霆案”的特殊性分析第12-14页
第二章 平和司法理念第14-19页
    第一节 平和司法理念的基本内涵第14-17页
        一、理念第14页
        二、司法理念第14-16页
        三、平和司法理念第16-17页
    第二节 平和司法理念在“许霆案”中何以适用第17-19页
第三章 法理与常理第19-28页
    第一节 法理第19-23页
        一、法理的界定第19-20页
        二、法理及其在“许霆案”中的适用第20-23页
    第二节 常理第23-25页
        一、常理的界定第23-24页
        二、常理及其在“许霆案”中的适用第24-25页
    第三节 司法近民——法理与常理的统一第25-28页
        一、司法近民的内涵第25-26页
        二、司法近民不同于“司法亲民”或“司法为民”第26页
        三、司法近民在“许霆案”中的萌芽与缺失第26-28页
第四章 责任与惩罚第28-34页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本质第28-29页
        一、道义责任论第28页
        二、社会责任论第28-29页
        三、规范责任论第29页
    第二节 惩罚的目的第29-31页
        一、现代报复论第29页
        二、功利论第29-30页
        三、复归论第30-31页
    第三节 可接受原则——责任与惩罚的统一第31-34页
        一、可接受原则第31页
        二、可接受原则在“许霆案”中的适用第31-34页
第五章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第34-37页
    第一节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第34-35页
        一、法律效果第34页
        二、社会效果第34-35页
    第二节 司法谦抑——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第35-37页
        一、司法谦抑的内涵第35页
        二、司法谦抑在“许霆案”中的适用第35页
        三、司法谦抑有利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4-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权证市场的定价研究
下一篇:论劳动教养社区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