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动随机功率谱模型分析改进及其参数值确定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随机振动理论 | 第10-13页 |
1.2.1 随机振动发展过程 | 第10-11页 |
1.2.2 随机振动在抗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功率谱现状 | 第12-13页 |
1.3 随机振动信号处理 | 第13-14页 |
1.3.1 随机振动信号处理概述 | 第13页 |
1.3.2 随机振动信号处理方法 | 第13-14页 |
1.4 傅里叶变换 | 第14-15页 |
1.4.1 傅里叶变换的发展 | 第14-15页 |
1.4.2 傅里叶变换在工程上的应用 | 第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5.2 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随机过程 | 第17-27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随机变量 | 第17-19页 |
2.2.1 随机变量定义 | 第17页 |
2.2.2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第17-19页 |
2.3 随机过程 | 第19-21页 |
2.3.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3.2 随机过程的数学特征 | 第19-21页 |
2.4 平稳过程 | 第21-22页 |
2.4.1 平稳过程的定义 | 第21页 |
2.4.2 平稳过程的数字特征 | 第21-22页 |
2.4.3 弱平稳过程和强平稳过程 | 第22页 |
2.5 结构随机激励模型 | 第22-23页 |
2.5.1 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平稳随机过程模型 | 第22-23页 |
2.5.2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函数 | 第23页 |
2.6 随机过程的平稳化 | 第23-26页 |
2.6.1 平稳化过程 | 第23页 |
2.6.2 调制函数 | 第23-25页 |
2.6.3 调制非平稳过程 | 第25-26页 |
2.6.4 均匀调制模型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地震动及地震动模型分析与改进 | 第27-44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地震基础知识 | 第27-28页 |
3.2.1 地震波定义 | 第27页 |
3.2.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7-28页 |
3.2.3 地震震级 | 第28页 |
3.2.4 地震烈度 | 第28页 |
3.3 地震动的描述 | 第28-30页 |
3.3.1 地震动 | 第28-29页 |
3.3.2 场地条件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 常见的地震动模型 | 第30-35页 |
3.5 功率谱评价比较 | 第35页 |
3.6 修正彭凌云模型 | 第35-36页 |
3.7 修正彭凌云模型分析 | 第36-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随机振动信号及谱模型参数确定 | 第44-67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随机振动信号的处理方法 | 第44-45页 |
4.2.1 振动信号的基本内容 | 第44页 |
4.2.2 振动信号的频域处理 | 第44-45页 |
4.3 傅里叶变换基本知识 | 第45-46页 |
4.3.1 傅里叶定义 | 第45页 |
4.3.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 第45-46页 |
4.3.3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46页 |
4.3.4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46页 |
4.4 功率谱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46-47页 |
4.5 常用功率谱模型参数取值 | 第47-48页 |
4.6 修正彭凌云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 第48-60页 |
4.7 修正彭凌云模型参数值的确定 | 第60-61页 |
4.8 算例分析 | 第61-65页 |
4.8.1 单自由度体系随机响应计算 | 第61-63页 |
4.8.2 多自由多体系随机响应计算 | 第63-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