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文冠果果壳皂甙的生物转化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文冠果概述第11-13页
        1.1.1 文冠果简介第11页
        1.1.2 文冠果利用价值第11-12页
        1.1.3 文冠果化学成分第12-13页
            1.1.3.1 萜类第12页
            1.1.3.2 黄酮类第12页
            1.1.3.3 甾类第12页
            1.1.3.4 香豆素和木脂素类第12-13页
            1.1.3.5 脂肪酸第13页
        1.1.4 文冠果药理作用第13页
    1.2 皂甙概述第13-15页
        1.2.1 皂甙理化性质第14页
        1.2.2 皂甙组成及分类第14页
        1.2.3 皂甙的检识第14-15页
    1.3 文冠果皂甙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1 文冠果皂甙理化性质第15页
        1.3.2 文冠果皂甙结构第15-18页
        1.3.3 文冠果皂甙的生物活性第18-19页
            1.3.3.1 抗炎作用第18页
            1.3.3.2 抗癌作用第18页
            1.3.3.3 抑制HIV蛋白酶第18页
            1.3.3.4 治疗遗尿症作用第18页
            1.3.3.5 改善学习记忆的功能第18-19页
            1.3.3.6 保健功能第19页
    1.4 皂甙的提取及纯化方法第19-21页
        1.4.1 皂甙的提取方法第19-20页
            1.4.1.1 溶剂提取法第19页
            1.4.1.2 酶法提取第19页
            1.4.1.3 微波萃取法第19-20页
            1.4.1.4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20页
        1.4.2 皂甙的纯化方法第20-21页
            1.4.2.1 正丁醇萃取法第20页
            1.4.2.2 泡沫分离法第20页
            1.4.2.3 大孔吸附树脂法第20-21页
            1.4.2.4 高效液相层析(HPLC)第21页
    1.5 皂甙糖链与活性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1 皂甙糖链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21页
        1.5.2 酶法生物转化皂甙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6 抗氧化活性评价的意义第22页
    1.7 皂甙结构的分析方法第22-23页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4-34页
    2.1 主要材料与设备第24-26页
        2.1.1 实验原料第24页
        2.1.2 实验药品第24-25页
        2.1.3 实验菌种第25页
        2.1.4 主要设备第25-26页
    2.2 文冠果果壳皂甙的提取及纯化第26-27页
        2.2.1 文冠果果壳皂甙的提取第26页
        2.2.2 文冠果果壳皂甙分离纯化工艺研究第26-27页
            2.2.2.1 AB-8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第26页
            2.2.2.2 皂甙纯化单因素实验第26-27页
            2.2.2.3 皂甙纯化正交实验设计第27页
    2.3 文冠果果壳皂甙含量、纯度及回收率的测定第27-28页
        2.3.1 齐墩果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28页
        2.3.2 文冠果果壳皂甙含量、纯度及回收率的计算第28页
    2.4 文冠果果壳皂甙的酶解及产物分离第28-30页
        2.4.1 酶液的提取第28-29页
            2.4.1.1 菌体的培养第28页
            2.4.1.2 粗酶液的提取第28-29页
        2.4.2 酶解反应第29-30页
            2.4.2.1 酶解反应单因素实验第29页
            2.4.2.2 薄层层析(TLC)分析法第29页
            2.4.2.3 酶解反应正交实验设计第29-30页
        2.4.3 酶解产物的分离第30页
            2.4.3.1 对照板的制备第30页
            2.4.3.2 分离酶解产物第30页
    2.5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30-33页
        2.5.1 DPPH法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30-31页
        2.5.2 FRAP法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31-32页
            2.5.2.1 FeSO4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32页
            2.5.2.2 皂甙酶解产物的FRAP值测定第32页
        2.5.3 芬顿(Fenton)法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32-33页
    2.6 文冠果果壳皂甙及其酶解产物的结构分析第33-34页
        2.6.1 文冠果果壳皂甙及其酶解产物的UPLC分析第33页
        2.6.2 文冠果果壳皂甙及其酶解产物的IR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4-52页
    3.1 齐墩果酸标准曲线第34页
    3.2 文冠果果壳皂甙的提取率、含量及纯度计算第34-35页
        3.2.1 文冠果果壳皂甙提取率计算第34-35页
        3.2.2 文冠果果壳皂甙含量计算第35页
        3.2.3 文冠果果壳粗皂甙纯度计算第35页
    3.3 AB-8 大孔树脂纯化文冠果果壳皂甙第35-40页
        3.3.1 单因素实验第35-38页
            3.3.1.1 上样液质量浓度对文冠果果壳皂甙纯化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3.3.1.2 乙醇体积分数对文冠果果壳皂甙纯化效果的影响第36页
            3.3.1.3 洗脱液流速对文冠果果壳皂甙纯化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3.3.1.4 NaOH质量分数对文冠果果壳皂甙纯化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3.3.2 皂甙纯化正交实验结果第38-40页
    3.4 酶解反应第40-44页
        3.4.1 酶解反应单因素实验第40-42页
            3.4.1.1 酶解时间的确定第40页
            3.4.1.2 加酶量的确定第40-41页
            3.4.1.3 酶解温度的确定第41-42页
            3.4.1.4 pH的确定第42页
        3.4.2 酶解反应正交实验结果第42-44页
    3.5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第44-48页
        3.5.1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前后的TLC对比结果第44-45页
        3.5.2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产物与Vc对DPPH·的清除作用第45-46页
        3.5.3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产物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第46-47页
            3.5.3.1 FeSO4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6页
            3.5.3.2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产物与Vc总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第46-47页
        3.5.4 文冠果果壳皂甙酶解产物与Vc对·OH的清除作用第47-48页
    3.6 文冠果果壳皂甙及其酶解产物的结构分析第48-52页
        3.6.1 文冠果果壳皂甙及其酶解产物的UPLC分析第48-51页
            3.6.1.1 未酶解文冠果果壳皂甙的UPLC分析第48页
            3.6.1.2 酶解后文冠果果壳皂甙的UPLC分析第48-51页
        3.6.2 文冠果果壳皂甙及其酶解产物的IR分析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伺服系统特性测试平台设计
下一篇:海洋酵母菌产胞外多糖的提取、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