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7-18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1、国内外有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8-10页 |
2、国内外有关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0-13页 |
3、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2、个案研究法 | 第14-15页 |
(五)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1、重大工程项目 | 第15页 |
2、社会稳定风险 | 第15-16页 |
3、指标体系 | 第16页 |
(六)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公共危机管理 | 第16-17页 |
2、社会燃烧理论 | 第17-18页 |
一、云南省F水电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情况 | 第18-42页 |
(一) 国家政策背景 | 第18页 |
(二) 云南省具体政策及实践 | 第18-19页 |
(三) F水电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内容 | 第19-20页 |
1、F水电站项目概况 | 第19-20页 |
2、F水电站项目“风评”的过程和内容 | 第20页 |
(四) F水电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 第20-42页 |
1、F水电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概述 | 第20-22页 |
2、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应原因分析 | 第22-40页 |
3、指标体系重构的启示 | 第40-42页 |
二、F水电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重构 | 第42-52页 |
(一)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2-43页 |
1、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 | 第42页 |
2、客观性与主观性结合 | 第42页 |
3、层次性与逻辑性结合 | 第42-43页 |
4、差别性与可测性结合 | 第43页 |
(二) 指标选取 | 第43-52页 |
1、指标选取依据 | 第43页 |
2、指标选取过程 | 第43-47页 |
3、F水电站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新建评估指标体系 | 第47-48页 |
4、指标权重计算 | 第48-52页 |
三、基于F水电站重构的评估指标体系潜在应用困难和条件 | 第52-55页 |
(一) 新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面临的困难 | 第52-54页 |
1、理念错误,风险化解意识淡薄 | 第52-53页 |
2、信息不对称,诱发群体性事件 | 第53页 |
3、信息失真,无法科学评价社会稳定风险 | 第53-54页 |
(二) 新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需具备的条件 | 第54-55页 |
1、思想上对风险评估工作的高度重视 | 第54页 |
2、科学测度方法对数据准确性的保证 | 第54页 |
3、可操作化实施办法对评估效果的保障 | 第54-55页 |
四、我国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启示 | 第55-56页 |
1、社会燃烧理论指导指标体系构建 | 第55-56页 |
2、分步构建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56页 |
五、结语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