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基于有序度的科技创新组织网络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2-16页
        1.2.1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第12-14页
        1.2.2 关于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研究第14页
        1.2.3 关于科技创新组织网络有序度的研究第14-15页
        1.2.4 研究述评第15-16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2页
        2.1.1 有序度的相关概念第19-20页
        2.1.2 组织网络第20页
        2.1.3 运行机制的概念界定第20-21页
        2.1.4 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第21-22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5页
        2.2.1 系统理论第22-23页
        2.2.2 协同理论第23-25页
第3章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度的识别与评估第25-37页
    3.1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特征分析第25-26页
    3.2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性识别指标体系第26-32页
        3.2.1 构建的原则第26-27页
        3.2.2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性识别指标体系架构第27-30页
        3.2.3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性识别指标体系第30-32页
    3.3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度识别模型构建第32-37页
        3.3.1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度识别原理第32-34页
        3.3.2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度识别方法第34-36页
        3.3.3 有序度的判别标准第36-37页
第4章 基于有序度的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构建第37-49页
    4.1 有序度对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影响第37-40页
        4.1.1 不同有序度对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影响第37-38页
        4.1.2 科技创新活动有序与组织网络的关系第38页
        4.1.3 技术创新生命周期与科技创新活动有序的关系第38-40页
    4.2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第40-41页
        4.2.1 构建目标第40页
        4.2.2 基本原则第40-41页
    4.3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构建要素第41-42页
        4.3.1 组织网络主体要素第41页
        4.3.2 组织网络资源要素第41-42页
        4.3.3 科技创新活动有序的动力要素第42页
    4.4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构建第42-49页
        4.4.1 基于有序度的区域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总体形态第42-46页
        4.4.2 基于有序度的区域创新组织网络演进及其作用第46-47页
        4.4.3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构建步骤第47-49页
第5章 基于有序度的科技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第49-58页
    5.1 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因素与组织网络运行的对应关系第49-50页
    5.2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动态调整机制第50-53页
        5.2.1 识别有序水平第50页
        5.2.2 分析主体职能第50页
        5.2.3 对应调整关系第50-52页
        5.2.4 整体流程第52-53页
    5.3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资源投入机制第53-55页
        5.3.1 数量有序度的识别第53页
        5.3.2 资源调整分析第53-54页
        5.3.3 调整流程描述第54-55页
    5.4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组织协同机制第55-56页
    5.5 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动态监测机制第56-58页
第6章 例证分析第58-65页
    6.1 例证背景分析第58页
    6.2 有序度的度量第58-63页
        6.2.1 序参量的识别第58-62页
        6.2.2 有序度的分析第62-63页
    6.3 辽宁科技创新组织网络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第63-65页
        6.3.1 组织网络构建第63-64页
        6.3.2 运行机制第64-65页
第7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铰接式非公路车辆主动防倾翻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再生制动系统仿真及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