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

名山河流域水稻土微团聚体对Hg2+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2.1 土壤微团聚体与土壤肥力的研究第11-12页
        1.2.2 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解吸的研究第12-13页
        1.2.3 土壤微团聚体对重金属吸附-解吸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3-15页
        1.2.4 描述土壤微团聚体对重金属吸附-解吸的数学模型第15-19页
            1.2.4.1 土壤微团聚体对重金属吸附-解吸的热力学模型第15-18页
            1.2.4.2 土壤微团聚体对重金属吸附-解吸的动力学模型第18-19页
        1.2.5 综述小结第19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目标第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页
        1.3.3 技术路线第20-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供试材料第22页
        2.1.1 供试土壤第22页
        2.1.2 供试金属离子第22页
    2.2 试验分析方法第22-26页
        2.2.1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方法第22页
        2.2.2 土壤微团聚体分级提取方法第22-23页
        2.2.3 土壤组分的去除方法第23页
            2.2.3.1 原土及微团聚体中有机质去除方法第23页
            2.2.3.2 原土及微团聚体中游离氧化铁去除方法第23页
        2.2.4 原土与土壤微团聚体等温吸附-解吸试验第23-24页
            2.2.4.1 原土与土壤微团聚体对Hg~(2+)的等温吸附试验第23-24页
            2.2.4.2 原土与土壤微团聚体对Hg~(2+)的等温解吸试验第24页
        2.2.5 原土与土壤微团聚体动力学吸附-解吸试验第24页
            2.2.5.1 原土与土壤微团聚体对Hg~(2+)的动力学吸附试验第24页
            2.2.5.2 原土与土壤微团聚体对Hg~(2+)的动力学解吸试验第24页
        2.2.6 数据处理第24-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53页
    3.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的基本性质分布第26-29页
        3.1.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有机质(OM)分布第26-27页
        3.1.2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游离氧化铁(Fed)分布第27-28页
        3.1.3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布第28-29页
        3.1.4 小结第29页
    3.2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解吸热力学特性第29-35页
        3.2.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第29-33页
            3.2.1.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量和等温吸附曲线第29-33页
            3.2.1.2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基本性质和吸附Hg~(2+)能力的关系第33页
        3.2.2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解吸热力学特性第33-35页
        3.2.3 小结第35页
    3.3 去除土壤组分(OM、Fe_d)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解吸热力学特性第35-42页
        3.3.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中土壤组分的去除情况第35-36页
        3.3.2 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第36-40页
            3.3.2.1 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量和等温吸附曲线第36-38页
            3.3.2.2 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吸附减少量第38-40页
        3.3.3 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解吸热力学特性第40-41页
        3.3.4 小结第41-42页
    3.4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第42-46页
        3.4.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第42-44页
            3.4.1.1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量和动力学吸附曲线第42-44页
            3.4.1.2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动力学吸附平衡时间推算第44页
        3.4.2 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解吸动力学特性第44-46页
        3.4.3 小结第46页
    3.5 去除土壤组分(OM、Fe_d)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解吸动力学特性第46-53页
        3.5.1 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第46-49页
            3.5.1.1 去除土壤组分后Hg~(2+)的吸附量和动力学吸附曲线第47-49页
            3.5.1.2 去除土壤组分后对Hg~(2+)动力学吸附平衡时间推算第49页
        3.5.2 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解吸动力学特性第49-52页
        3.5.3 小结第52-53页
4 结论和展望第53-55页
    4.1 结论第53-54页
    4.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蜀名人纪念园游赏系统分析--以崇州罨画池为例
下一篇:蓝色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