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4页 |
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1.2 有机电致磷光铱配合物的研究综述 | 第13-32页 |
1.2.1 铱配合物的基本结构与合成方法 | 第13-16页 |
1.2.2 铱配合物中的电荷跃迁形式 | 第16-17页 |
1.2.3 用于电致磷光的中性小分子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7-32页 |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 | 第32-34页 |
1.3.1 论文的选题 | 第32-33页 |
1.3.2 论文的结构 | 第33-34页 |
第二章 苯基三氮唑环金属化配体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 第34-54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两种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35-40页 |
2.2.1 两种环金属化配体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35-37页 |
2.2.2 两种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第37-40页 |
2.3 两种配合物的基本性质表征 | 第40-49页 |
2.3.1 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 第40页 |
2.3.2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40-43页 |
2.3.3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43-46页 |
2.3.4 配合物的理论计算与研究 | 第46-49页 |
2.4 配合物室温下不发光的原因探究 | 第49-52页 |
2.5 配合物室温下低效率的解决方案 | 第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氮杂环卡宾配体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 第54-86页 |
3.1 引言 | 第54-56页 |
3.1.1 氮杂环卡宾(NHC)的简介 | 第54-55页 |
3.1.2 氮杂环卡宾(NHC)作为蓝光配体的原因 | 第55-56页 |
3.1.3 该章的分子设计思路 | 第56页 |
3.2 NHC 辅助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与基本性质表征 | 第56-76页 |
3.2.1 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6-67页 |
3.2.2 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 第67页 |
3.2.3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67-71页 |
3.2.4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71-72页 |
3.2.5 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 | 第72-75页 |
3.2.6 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质 | 第75-76页 |
3.3 NHC 环金属化配体铱配合物的合成与基本性质表征 | 第76-83页 |
3.3.1 配合物 Ir(pmtz)_3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77-79页 |
3.3.2 配合物 Ir(pmtz)_3的性质表征 | 第79-81页 |
3.3.3 配合物 Ir(pmtz)_3电致发光性质的初步研究 | 第81-8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四章 氰酰基取代环金属化配体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 第86-100页 |
4.1 引言 | 第86页 |
4.2 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86-91页 |
4.2.1 配体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86-88页 |
4.2.2 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88-91页 |
4.3 配合物的基本性质表征 | 第91-99页 |
4.3.1 配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 第91页 |
4.3.2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 第91-93页 |
4.3.3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第93-95页 |
4.3.4 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 | 第95-97页 |
4.3.5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97-9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 第100-104页 |
5.1 实验试剂和药品 | 第100页 |
5.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100-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0-121页 |
会议论文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