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互联网金融产品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余额宝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实践意义第11-12页
        1.2.2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与过程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6页
第二章 理论概述与研究现状第16-26页
    2.1 互联网金融第16-20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第16-17页
        2.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17-19页
        2.1.3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SWOT分析第19-20页
    2.2 消费者行为理论及相关研究第20-26页
        2.2.1 消费者行为概念第20页
        2.2.2 消费者行为模式第20-23页
        2.2.3 消费者行为理论模型第23-24页
        2.2.4 网络消费意愿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第26-36页
    3.1 模型的构建第26-30页
        3.1.1 模型中各主要参考变量的确定第26-29页
        3.1.2 模型的提出第29-30页
    3.2 研究假设第30-32页
        3.2.1 调节变量与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关系第30-31页
        3.2.2 消费者感知因素之间的关系第31页
        3.2.3 消费者感知因素与消费者行为因素的关系第31-32页
        3.2.5 消费者态度与消费者行为意向的关系第32页
    3.3 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第32-36页
        3.3.1 问卷项目设计第32-34页
        3.3.2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第34-36页
第四章 数据处理分析第36-50页
    4.1 数据分析方法说明第36-37页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第36页
        4.1.2 信度和效度分析法第36页
        4.1.3 方差分析第36-37页
        4.1.4 结构方程模型第37页
    4.2 结果分析第37-48页
        4.2.1 样本描述性统计第37-38页
        4.2.2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38-45页
        4.2.3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45-48页
    4.3 实证分析结论第48-50页
第五章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第50-54页
    5.1 结构方程模型及Smart PLS第50-51页
    5.2 模型路径评估第51-52页
    5.3 模型修正第52页
    5.4 路径系数及假设验证结论第52-54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第54-57页
    6.1 研究结论第54页
    6.2 建议第54-56页
        6.2.1 简化产品设计,提高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易用性第54-55页
        6.2.2 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有用性第55页
        6.2.3 凸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感知价值,增强客户满意度第55页
        6.2.4 降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感知风险,消除消费者的疑虑第55-56页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6-57页
        6.3.1 研究局限第56页
        6.3.2 研究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下一篇:初中英语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研究--以武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