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信营销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四、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微信营销的基本问题分析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微信营销的概念、特点和主要模式 | 第11-13页 |
一、微信营销的概念 | 第11页 |
二、微信营销与传统网络营销的区别 | 第11-12页 |
三、微信营销的主要模式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微信营销主体的法律地位分析 | 第13-16页 |
一、购买者的法律地位 | 第13-14页 |
二、商品(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 | 第14页 |
三、微信平台的法律地位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微信营销主体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6-18页 |
一、买方与卖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6-17页 |
二、微信平台与买卖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微信营销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微信营销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1页 |
一、产品质量没有保障 | 第18页 |
二、虚假广告泛滥 | 第18-19页 |
三、“集赞”营销存在欺诈 | 第19页 |
四、非法传销侵入微信 | 第19-20页 |
五、消费者维权困难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微信营销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一、微信营销的自身特性 | 第21-22页 |
二、针对微信营销立法存在空白 | 第22-23页 |
三、针对微信营销缺乏政府监管 | 第23页 |
四、微信平台缺乏行业规范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美日移动社交营销法律规制经验借鉴 | 第25-31页 |
第一节 美日移动社交营销法律规制概况 | 第25-29页 |
一、美国的Facebook营销 | 第25-27页 |
二、日本的Line营销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美日移动社交营销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1页 |
一、重视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 第29页 |
二、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交易 | 第29-30页 |
三、建立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微信营销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制定完善有关微信营销的法律法规 | 第31-33页 |
一、颁布专门的《电子商务法》 | 第31页 |
二、早日出台实施《无店铺零售业经营管理办法》 | 第31-32页 |
三、完善我国的《禁止传销条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构建微信营销的政府监管制度 | 第33-35页 |
一、对微信营销进行分类监管 | 第33-34页 |
二、设立市场准入制度 | 第34页 |
三、建立产品来源追溯制度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强化对微信营销消费者的特殊保护 | 第35-40页 |
一、微信营销消费者安全权的特殊保护 | 第35-37页 |
二、切实维护微信营销消费者的知情权 | 第37-38页 |
三、保障微信营销消费者求偿权的实现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