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外文献综述与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我国影子银行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含义 | 第15-21页 |
一、我国影子银行界定 | 第15-18页 |
二、我国影子银行业务路径分析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作用及存在的风险 | 第21-24页 |
一、我国影子银行的作用 | 第21-22页 |
二、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风险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34页 |
第一节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一、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概况 | 第24-27页 |
二、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加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一、降低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需要 | 第31-32页 |
二、减少金融系统内部关联性风险的需要 | 第32页 |
三、强化金融政策调控力度的需要 | 第32-33页 |
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性的需要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域外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经验借鉴 | 第34-38页 |
第一节 域外主要国家与组织影子银行监管制度概述 | 第34-37页 |
一、美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 第34-35页 |
二、英国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 第35-36页 |
三、国际金融组织影子银行监管制度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域外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成熟经验 | 第37-38页 |
一、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 | 第37页 |
二、扩大监管范围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8-45页 |
第一节 明确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原则 | 第38-40页 |
一、依法管理原则 | 第38页 |
二、适度监管原则 | 第38-39页 |
三、协调监管原则 | 第39-40页 |
四、宏观审慎监管原则 | 第40页 |
第二节 完善对影子银行监管各项相关法律制度 | 第40-42页 |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40-41页 |
二、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测与预警制度 | 第41页 |
三、建立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防火墙制度 | 第41-42页 |
四、强化影子银行内控制度 | 第42页 |
第三节 加强行业自律与推动国际合作 | 第42-45页 |
一、加强行业自律 | 第42-43页 |
二、推动国际合作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