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桁架钢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交错桁架钢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 第10-11页 |
| 1.2.1 交错桁架钢结构的组成 | 第10页 |
| 1.2.2 交错桁架钢结构的特点 | 第10-11页 |
| 1.3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 | 第11-16页 |
| 1.3.1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1.3.2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工程应用 | 第15-16页 |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 第16-17页 |
| 1.4.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 1.4.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 1.4.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2章 结构抗震分析理论与方法 | 第18-25页 |
| 2.1 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 第18-19页 |
| 2.2 反应谱法 | 第19-21页 |
| 2.2.1 反应谱理论 | 第19页 |
| 2.2.2 设计反应谱曲线 | 第19-21页 |
| 2.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21-23页 |
| 2.3.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理论 | 第21-22页 |
| 2.3.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过程 | 第22-23页 |
| 2.4 时程分析法 | 第23-24页 |
| 2.4.1 时程分析法理论 | 第23页 |
| 2.4.2 时程分析法计算过程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25-30页 |
| 3.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25-26页 |
| 3.1.1 有限元单元法简介 | 第25页 |
| 3.1.2 有限元单元法分析基本过程 | 第25-26页 |
| 3.2 有限元软件SAP2000概述 | 第26-27页 |
| 3.2.1 SAP2000简介 | 第26-27页 |
| 3.2.2 SAP2000中的基本概念 | 第27页 |
| 3.2.3 SAP2000应用的基本过程 | 第27页 |
| 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 3.3.1 模型的基本技术指标 | 第27-28页 |
| 3.3.2 不同交错桁架结构的建立 | 第28-2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不同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30-67页 |
| 4.1 反应谱分析 | 第30-36页 |
| 4.1.1 反应谱输入 | 第30页 |
| 4.1.2 反应谱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 4.2 地震波的选取及阻尼参数的确定 | 第36-39页 |
| 4.2.1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第36-38页 |
| 4.2.2 阻尼参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 4.3 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9-66页 |
| 4.3.1 顶层位移反应 | 第39-46页 |
| 4.3.2 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分析 | 第46-53页 |
| 4.3.3 顶层加速度反应 | 第53-59页 |
| 4.3.4 结构基底剪力分析 | 第59-66页 |
| 4.4 用钢量分析 | 第6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