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排气阀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17-26页 |
2.1 系统概述 | 第17-18页 |
2.2 主流排气阀控制系统 | 第18-22页 |
2.2.1 Flex型排气阀控制系统 | 第18-20页 |
2.2.2 ME型排气阀控制系统 | 第20-22页 |
2.3 排气阀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2.3.1 X型排气阀控制系统结构 | 第22页 |
2.3.2 X型排气阀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第22页 |
2.3.3 X型排气阀控制系统运行方案 | 第22-24页 |
2.4 X型排气阀控制系统仿真方案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SIMULATIONX的排气阀控制系统建模 | 第26-46页 |
3.1 SIMULATIONX软件简介 | 第26-27页 |
3.2 排气阀控制系统建模 | 第27-37页 |
3.2.1 排气阀模型 | 第27-31页 |
3.2.2 液压控制单元 | 第31-33页 |
3.2.3 Parker电磁阀 | 第33-34页 |
3.2.4 管道 | 第34-35页 |
3.2.5 位置传感器 | 第35页 |
3.2.6 柱塞变量泵 | 第35-36页 |
3.2.7 系统模型 | 第36-37页 |
3.3 关键参数敏感度研究 | 第37-45页 |
3.3.1 排气阀缓冲行程和排气阀缓冲节流孔孔径 | 第40-42页 |
3.3.2 排气阀控制单元进油阀节流孔孔径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排气阀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 第46-55页 |
4.1 排气阀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 第46-47页 |
4.2 排气阀位置判断 | 第47-49页 |
4.3 排气阀开启/关闭角度计算 | 第49-53页 |
4.3.1 命令提前量的计算 | 第49-50页 |
4.3.2 排气阀开启角度的确定 | 第50-52页 |
4.3.3 排气阀关闭角度确定 | 第52-53页 |
4.4 排气阀位置传感器故障判别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基于SIMULINK的控制策略实现 | 第55-65页 |
5.1 SIMLINK软件简介 | 第55页 |
5.2 控制系统模型 | 第55-63页 |
5.2.1 模型库 (GC_HHM_exh_valve_library.mdl) | 第56-59页 |
5.2.2 基本模块库 | 第59-60页 |
5.2.3 基本功能模块搭建 | 第60-63页 |
5.2.4 完整控制模型 (exh_control) | 第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6章 排气阀控制系统虚拟集成 | 第65-72页 |
6.1 虚拟集成 | 第65-67页 |
6.1.1 Silver 软件简介 | 第65-66页 |
6.1.2 排气阀系统虚拟集成 | 第66-67页 |
6.2 仿真研究 | 第67-71页 |
6.2.1 仿真方案设计 | 第67页 |
6.2.2 仿真结果 | 第67-7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7.1 结论 | 第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