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测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仿真 | 第13-27页 |
2.1 概述 | 第13页 |
2.2 悬架性能匹配试验台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第13-15页 |
2.2.1 简化悬架模型 | 第13页 |
2.2.2 主体结构 | 第13-14页 |
2.2.3 悬架性能匹配试验台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2.2.4 主要性能参数 | 第15页 |
2.3 试验台建模仿真 | 第15-24页 |
2.3.1 三相异步电机模型 | 第15-17页 |
2.3.2 皮带传动机构模型 | 第17-19页 |
2.3.3 减速器模型 | 第19-20页 |
2.3.4 凸轮机构模型 | 第20-24页 |
2.4 悬架性能匹配试验台测控系统实现方案 | 第24-26页 |
2.4.1 悬架性能匹配试验台测控系统 | 第24-25页 |
2.4.2 本课题研究总体方案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测控系统硬件选型与设计 | 第27-40页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27-29页 |
3.2 三相异步电机 | 第29页 |
3.3 变频器的选择 | 第29-30页 |
3.4 信号采集设备简介 | 第30-31页 |
3.5 传感器的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31-34页 |
3.5.1 拉压力传感器 | 第31-32页 |
3.5.2 微型激光位移传感器 | 第32-34页 |
3.5.3 加速度传感器 | 第34页 |
3.6 通信设计 | 第34-36页 |
3.7 硬件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第36-39页 |
3.8 保护电路 | 第39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软件设计 | 第40-65页 |
4.1 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 第40-41页 |
4.1.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0页 |
4.1.2 软件开发工具 | 第40-41页 |
4.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4.3 Visual 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实现 | 第42-43页 |
4.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3-44页 |
4.5 控制程序设计 | 第44-48页 |
4.5.1 MSCOMM控件 | 第45页 |
4.5.2 MODBUS通讯协议 | 第45-46页 |
4.5.3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46-48页 |
4.6 测试系统程序设计 | 第48-57页 |
4.6.1 动态链接库的调用 | 第48-49页 |
4.6.2 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49-57页 |
4.7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 第57-64页 |
4.7.1 台架试验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 第58-62页 |
4.7.2 整车试验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 第62-6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测控系统试验验证与分析 | 第65-87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测试系统性能分析 | 第65页 |
5.3 试验准备 | 第65-69页 |
5.3.1 悬架匹配台架试验方案 | 第65-67页 |
5.3.2 悬架匹配整车试验方案 | 第67-69页 |
5.4 悬架匹配试验分析 | 第69-86页 |
5.4.1 台架试验数据分析 | 第69-79页 |
5.4.2 整车试验数据分析 | 第79-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6.1 总结 | 第87页 |
6.2 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