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爆破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爆破震动监测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3 爆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4 爆破危害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隧道爆破对桩基影响的基本理论 | 第14-21页 |
2.1 前言 | 第14页 |
2.2 爆炸破坏机理及地震波的形成 | 第14-16页 |
2.2.1 爆破机理 | 第14-15页 |
2.2.2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 第15-16页 |
2.3 隧道爆破振动对桩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16-18页 |
2.3.1 桩基振动破坏机理 | 第16页 |
2.3.2 桩基振动破坏特点 | 第16-17页 |
2.3.3 桩基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2.4 爆破振动作用下桩基安全评估标准 | 第18-21页 |
第三章 隧道爆破引起桩基振动响应计算分析 | 第21-68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1-23页 |
3.1.1 项目概况 | 第21-22页 |
3.1.2 地质条件 | 第22-23页 |
3.2 ANSYS/LS-DYNA爆破数值模拟 | 第23-34页 |
3.2.1 ANSYS/LS-DYNA概述 | 第24-26页 |
3.2.2 ANSYS/LS-DYNA爆炸算法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3.2.3 ALE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3.2.4 本文采用本构关系 | 第30-34页 |
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67页 |
3.3.1 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3.3.2 桩基振动响应分析 | 第36-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奥陈隧道爆破对邻近桩基稳定性影响评估 | 第68-78页 |
4.1 桩基振动监测 | 第68-70页 |
4.1.1 振动监测仪器 | 第68-69页 |
4.1.2 桩基振动监测内容 | 第69-70页 |
4.2 监测数据处理 | 第70-76页 |
4.3 桩基安全性评估 | 第76-77页 |
4.4 控制隧道爆破对桩基振动危害的措施 | 第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结论及建议 | 第78-79页 |
5.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