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小型仿人机器人步态分析及越障步态在线规划研究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9页
    1.2 仿人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仿人机器人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国内仿人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及步行稳定性研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4-17页
第二章 仿人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建立第17-29页
    2.1 仿人机器人整体结构第17-18页
    2.2 仿人机器人自由度的分配第18页
    2.3 仿人机器人运动学的建立第18-24页
        2.3.1 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2.3.2 由关节角求连杆的位姿:正运动学第20-22页
        2.3.3 D-H坐标法的局限性以及运动方程的建立第22-24页
    2.4 仿人机器人逆运动学的计算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小型仿人机器人静态步态轨迹分析第29-39页
    3.1 零点力矩的定义第29-32页
    3.2 仿人机器人零点力矩的存在范围第32-33页
    3.3 ZMP的计算第33-35页
    3.4 基于ZMP的步行模式生成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小型仿人机器人越障步态轨迹规划第39-59页
    4.1 越障过程中稳定域分析第39-41页
        4.1.1 右脚起落阶段第40-41页
    4.2 仿人机器人关节轨迹规划第41-50页
        4.2.1 仿人机器人关节轨迹的插值计算第41-49页
        4.2.2 仿人机器人关节规划轨迹的实时生成第49-50页
    4.3 仿人机器人越障步态规划第50-57页
        4.3.1 仿人机器人各关节角度变化第50-56页
        4.3.2 足部力值分析以及压力中心验证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基于六维测力平台系统的步行稳定性判断及步态调整第59-75页
    5.1 六维测力平台简介第59-65页
        5.1.1 六维测力平台规格第60页
        5.1.2 六维力测力平台传感器的算法原理第60-63页
        5.1.3 力与力矩等参数的计算第63-65页
    5.2 越障过程中步行稳定性判断及规划第65-70页
    5.3 步态在线规划方法及误差分析第70-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结论第75页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设计与企业需求的瓶颈—粗纱机造型设计过程研究
下一篇:内含中空纤维型复合材料自修复效率及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