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水力学论文--工程水力学(水工建筑水力学)论文

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水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1.2.1 客观存在的问题第12页
        1.2.2 可能发生的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气垫式调压室水力计算第13-15页
        1.3.2 气体渗漏与防治第15页
        1.3.3 模型实验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简单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大波动过渡过程特性第18-38页
    2.1 气垫式调压室室内压力的计算第18页
    2.2 机组甩负荷工况第18-30页
        2.2.1 甩负荷工况下调压室涌浪振幅与气体压力方程第18-21页
        2.2.2 甩负荷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周期与压力对比第21-24页
        2.2.3 甩负荷工况下蜗壳最大动水压力的影响因素第24-30页
    2.3 机组增负荷工况第30-36页
        2.3.1 增负荷工况下调压室涌浪振幅与气体压力方程第30-32页
        2.3.2 增负荷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周期与压力对比第32-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组合工况下气垫式调压室大波动过渡过程特性第38-66页
    3.1 组合工况下最不利叠加时刻的提出第38页
    3.2 论证最不利叠加时刻为初始工况与叠加工况相切第38-40页
    3.3 组合工况下调压室最高涌浪与气体压力极值显示求解第40-50页
        3.3.1 机组先增后甩负荷最高涌浪与最大压力求解第40-43页
        3.3.2 机组相继甩负荷最高涌浪与最大压力求解第43-46页
        3.3.3 数值验证第46-49页
        3.3.4 结论第49-50页
    3.4 组合工况下调压室最低涌浪与气体压力极值显示求解第50-64页
        3.4.1 机组相继增负荷最低涌浪与最小压力求解第50-53页
        3.4.2 机组先甩后增负荷最低涌浪与最小压力求解第53-57页
        3.4.3 数值验证第57-64页
        3.4.4 结论第64页
    3.5 误差分析第64-65页
    3.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引水隧洞水头损失对涌浪极值时刻的影响第66-86页
    4.1 甩负荷工况下初始涌浪为最低涌浪第66-74页
        4.1.1 常规调压室第68-71页
        4.1.2 气垫式调压室第71-74页
    4.2 增负荷工况下初始涌浪为最高涌浪第74-81页
        4.2.1 常规调压室第76-78页
        4.2.2 气垫式调压室第78-81页
    4.3 组合工况下初始时刻涌浪为极值涌浪工况第81-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9页
    5.1 结论第86-87页
    5.2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项目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下一篇:清江流域长阳段非点源污染源分析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