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水量分配及其后评价概述第15-26页
    2.1 水量分配概述第15-22页
        2.1.1 水量分配的概念第15页
        2.1.2 水量分配的目标第15-16页
        2.1.3 水量分配的基本原则第16页
        2.1.4 水量分配的分配要素第16-19页
        2.1.5 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及其实施过程第19-22页
    2.2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的相关概念综述第22-25页
        2.2.1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的概念第22页
        2.2.2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的目标与原则第22-23页
        2.2.3 后评价的一般方法第23-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6-60页
    3.1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的特点第26-27页
    3.2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第27-28页
    3.3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和步骤第28-30页
    3.4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0-42页
        3.4.1 指标体系的层次和内容第30-33页
        3.4.2 指标检验第33-35页
        3.4.3 指标说明第35-42页
    3.5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第42-58页
        3.5.1 德尔菲法(Delphi)第42-43页
        3.5.2 层次分析法第43-45页
        3.5.3 熵值法第45-46页
        3.5.4 网络分析法第46-48页
        3.5.5 指标体系综合权重的确定第48-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4 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模型的建立第60-64页
    4.1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原理的后评价模型第60-62页
        4.1.1 非负矩阵分解概述第60页
        4.1.2 非负矩阵基本原理第60-61页
        4.1.3 非负矩阵分解的基本特征第61页
        4.1.4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原理的后评价模型第61-62页
    4.2 基于熵权-ANP的非负矩阵分解后评价模型步骤第62-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实例-引滦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第64-76页
    5.1 引滦水量分配概况第64-65页
    5.2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65-67页
    5.3 非负矩阵分解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第67-75页
        5.3.1 基于NMF原理的引滦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计算第67-71页
        5.3.2 基于NMF原理的引滦水量分配方案后评价结果分析第71-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页
    6.2 建议和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附录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神经网络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与长年代风速推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气垫式调压室水电站大波动过渡过程水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