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5页 |
1.1 蚂蚁的研究概述 | 第15页 |
1.2 蚂蚁的化学成分 | 第15-20页 |
1.2.1 蚂蚁中蛋白质及多肽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2 蚂蚁脂肪酸及挥发油的研究 | 第16-20页 |
1.2.3 蚂蚁中萜类及微量元素的研究 | 第20页 |
1.3 蚂蚁的药用及临床价值 | 第20-23页 |
1.3.1 蚂蚁的药用价值 | 第21-22页 |
1.3.2 蚂蚁的临床价值 | 第22页 |
1.3.3 肝炎与巨噬细胞炎症因子 | 第22-23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红蚂蚁的分离与纯化 | 第25-40页 |
2.1 蚂蚁的提取分离纯化 | 第25-27页 |
2.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5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1.2.1 蚂蚁的回流提取 | 第25页 |
2.1.2.2 蚂蚁的分离纯化 | 第25-27页 |
2.1.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2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2.2.1 结构鉴定 | 第27-38页 |
2.3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蚂蚁的挥发油及三萜类物质的分析 | 第40-69页 |
3.1 蚂蚁挥发油的分析 | 第40-64页 |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0页 |
3.1.2 实验原理 | 第40页 |
3.1.3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3.1.4 结果与讨论 | 第41-63页 |
3.1.5 小结 | 第63-64页 |
3.2 蚂蚁中三萜类物质的初步探究 | 第64-68页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64页 |
3.2.2 实验原理 | 第64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64-65页 |
3.2.3.1 三萜类物质的化学鉴定 | 第65页 |
3.2.3.2 三萜类物质的光学鉴定和含量测定 | 第65页 |
3.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5-68页 |
3.2.4.1 蚂蚁中三萜类物质的鉴定 | 第65-66页 |
3.2.4.2 蚂蚁中三萜类物质的含量 | 第66-68页 |
3.3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红蚂蚁的抗炎活性研究 | 第69-94页 |
4.1 抗炎实验 | 第69-72页 |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69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4.1.2.1 巨噬细胞RAW264.7的培养 | 第69-70页 |
4.1.2.2 MTT法确定合适浓度 | 第70页 |
4.1.2.3 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细胞的炎症反应 | 第70页 |
4.1.2.4 ELISA实验检测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 | 第70-71页 |
4.1.2.5 蚂蚁的细胞实验 | 第71页 |
4.1.2.6 蚂蚁粗提物的LC-MS实验 | 第71-7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72-91页 |
4.2.1 MTT法确定的蚂蚁的合适浓度 | 第72-73页 |
4.2.2 ELISA检测蚂蚁粗提物抑制Tnf-α和IL-1β的因子水平 | 第73-78页 |
4.2.3 ELISA检测蚂蚁挥发油和单体化合物的抑制因子水平 | 第78-81页 |
4.2.4 甲醇/丙酮粗提物的LC-MS分析 | 第81-88页 |
4.2.5 蚂蚁粗提物LC-MS图谱与细胞实验结合建模分析 | 第88-91页 |
4.3 小结 | 第91-94页 |
第五章 课题总结和展望 | 第94-96页 |
5.1 总结 | 第94页 |
5.2 创新 | 第94-95页 |
5.3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附录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件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