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负荷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关键技术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1.2 摩擦磨损试验机简介 | 第16-19页 |
1.2.1 摩擦磨损试验机概述 | 第16-17页 |
1.2.2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1.3 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1.4 摩擦试验机测控系统 | 第20-22页 |
1.4.1 摩擦磨损试验机测控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2 摩擦磨损试验机测控系统应用软件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往复摩擦试验机结构工作原理 | 第24-29页 |
2.1 主机结构工作原理 | 第24-27页 |
2.1.1 试验机结构简述 | 第24-25页 |
2.1.2 驱动及传动部分 | 第25-26页 |
2.1.3 试样装夹部分 | 第26页 |
2.1.4 试验载荷加载部分 | 第26-27页 |
2.2 液压系统加载原理 | 第27-28页 |
2.3 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试验机结构静动态性能分析 | 第29-44页 |
3.1 往复摩擦试验机整机有限元建模 | 第29-32页 |
3.1.1 有限元建模概述 | 第29页 |
3.1.2 试验机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1.3 试验机有限元建模 | 第30-32页 |
3.2 往复摩擦试验机的静力分析 | 第32-36页 |
3.2.1 静力分析的目的 | 第32页 |
3.2.2 静力分析的有限元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3.2.3 试验机受力分析 | 第33-34页 |
3.2.4 整机模型的静力分析 | 第34-36页 |
3.3 往复摩擦试验机的模态分析 | 第36-41页 |
3.3.1 模态分析的意义 | 第36页 |
3.3.2 模态分析理论 | 第36-37页 |
3.3.3 试验机振源频率确定 | 第37-38页 |
3.3.4 整机模态分析 | 第38-40页 |
3.3.5 机架模态分析 | 第40-41页 |
3.4 往复摩擦试验机的谐响应分析 | 第41-43页 |
3.4.1 谐响应分析基本理论 | 第41-42页 |
3.4.2 整机谐响应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往复摩擦试验机测试系统设计 | 第44-58页 |
4.1 试验机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第44-45页 |
4.1.1 测试技术概述 | 第44页 |
4.1.2 试验机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第44-45页 |
4.2 试验机测试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第45-50页 |
4.2.1 试验参数的获取与处理 | 第45-47页 |
4.2.2 试验数据的通讯 | 第47-49页 |
4.2.3 测试系统抗干扰措施 | 第49-50页 |
4.3 试验机测试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 第50-57页 |
4.3.1 测试系统软件平台总体模块化设计 | 第50-52页 |
4.3.2 测试系统软件的关键技术 | 第52-53页 |
4.3.3 主要功能界面 | 第53-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动态摩擦力的分析及处理 | 第58-66页 |
5.1 概述 | 第58页 |
5.2 往复运动部分运动分析 | 第58页 |
5.3 动态信号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8-62页 |
5.3.1 往复直线运动位移X(t) | 第59页 |
5.3.2 往复直线运动速度v(t) | 第59-60页 |
5.3.3 往复直线运动加速度a(t) | 第60页 |
5.3.4 惯性力计算 | 第60-62页 |
5.4 动态摩擦力的数据处理 | 第62-65页 |
5.4.1 动态摩擦力信号频域分析 | 第62-63页 |
5.4.2 Butterworth滤波器基本思想 | 第63-64页 |
5.4.3 动态摩擦力的滤波处理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试验调试与分析 | 第66-75页 |
6.1 试验设备及试验条件 | 第66-67页 |
6.2 试验方案及结果 | 第67-74页 |
6.2.1 重负荷试验 | 第67-69页 |
6.2.2 高转速试验 | 第69-71页 |
6.2.3 常规试验 | 第71-73页 |
6.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课题总结 | 第75-76页 |
7.2 课题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