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论文

基于操纵稳定性的双前桥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插图清单第13-15页
表格清单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1页
    1.1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汽车操纵稳定性及四轮定位参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1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汽车四轮定位参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操纵稳定性的双前桥转向轮前束和外倾研究第21-30页
    2.1 车轮前束和外倾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21-23页
        2.1.1 车轮外倾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第21-22页
        2.1.2 车轮前束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第22-23页
    2.2 基于轮胎侧滑机理的双前桥转向轮前束和外倾的匹配研究第23-28页
        2.2.1 引言第23页
        2.2.2 双前桥外倾滚动数学几何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2.2.3 双前桥前束数学几何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2.2.4 基于轮胎侧滑基理双前桥外倾角和前束值(角)的匹配第26-28页
    2.3 MATLAB的数值解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操纵稳定性的双前桥主销后倾和内倾研究第30-41页
    3.1 主销后倾和内倾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第30-32页
        3.1.1 主销后倾角的影响第30-31页
        3.1.2 主销内倾角的影响第31-32页
    3.2 基于转向回正性能的双前桥主销内倾和后倾匹配研究第32-38页
        3.2.1 引言第32页
        3.2.2 整车转向车轮转向回正力矩研究第32-36页
        3.2.3 双前桥整车转向回正阻力矩的分析第36-37页
        3.2.4 双前桥整车转向回正性能分析第37-38页
    3.3 MATLAB数据分析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双前桥整车动力学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第41-57页
    4.1 MSC.ADAMS/Car动力学仿真软件简介第41-44页
        4.1.1 ADAMS/Car Template Builder模块第41-42页
        4.1.2 ADAMS/Car Standard Interface模块第42-44页
    4.2 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第44-56页
        4.2.1 双前桥转向系统建模第45-46页
        4.2.2 转向前悬架建模第46-49页
        4.2.3 转向后悬架建模第49-51页
        4.2.4 驱动桥与发动机建模第51-53页
        4.2.5 双前桥轮胎建模第53-54页
        4.2.6 双前桥车身建模第54-55页
        4.2.7 双前桥汽车整车模型的装配第55-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四轮定位参数对整车动力学模型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第57-72页
    5.1 基于车轮前束和外倾的Adams/car整车虚拟模型的仿真分析第57-63页
        5.1.1 侧滑角定义第57页
        5.1.2 考虑车轮前束和外倾的整车直线行驶仿真分析第57-63页
    5.2 基于主销内倾和后倾的Adams/car整车虚拟模型的仿真分析第63-68页
        5.2.1 考虑主销内倾和后倾整车转向回正仿真分析第63-68页
    5.3 综合考虑四轮定位参数的ADAMS/Car整车虚拟模型的仿真分析第68-71页
        5.3.1 考虑四轮定位参数的整车直线行驶实验第68-69页
        5.3.2 考虑四轮定位参数的整车转向回正行驶实验第6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72-74页
    6.1 总结第72-73页
    6.2 工作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数控镗铣床轻量化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重负荷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