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中国现代新诗语言形态特征及其发生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2-21页
    0.1 问题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0.2 近三十年现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第13-20页
        0.2.1 “静”与“动”的结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第13-17页
        0.2.2 “诗”与“思”的互动:诗性研究与思想性研究第17-19页
        0.2.3 “言”与“语”的拓展:言语研究与话语研究第19-20页
    0.3 各章节主要内容简介第20-21页
第一章 观念的重构:新诗语言与现代词汇的吸纳第21-42页
    第一节 突破与创新:新诗语言词汇系统的更迭第21-35页
        一、日常化语汇的运用及诗学内涵第21-24页
        二、身体词汇与新诗语言的自我发现第24-29页
        三、科学词汇与新诗语言的智性化建构第29-31页
        四、虚词词汇与新诗语言的观念设置第31-35页
    第二节 移植与化用:新诗语言的新古交融第35-42页
        一、外来词汇与新诗语言的欧化表达第35-37页
        二、文言词汇与新诗语言的化古使用第37-42页
第二章 逻辑的再造:新诗语言与欧化句法的采用第42-69页
    第一节 跨行现象与新诗语言第42-50页
        一、跨行与新诗句型的变化第43-47页
        二、跨行与新诗节奏的调整第47-50页
    第二节 倒装句与新诗语言第50-57页
        一、易位句与新诗语言的口语色彩第51-52页
        二、词序句序倒装与新诗的语言逻辑第52-55页
        三、句群倒装与新诗语言的篇章建构第55-57页
    第三节 插入句与新诗语言第57-62页
        一、插入句与语义的补充第58-59页
        二、插入句与语情的表现第59-62页
        三、插入句与语境的设置第62页
    第四节 跳脱句与新诗语言第62-69页
        一、跳脱句的语言功能第63-64页
        二、跳脱句与诗歌观念第64-69页
第三章 诗思的升华:新诗语言与修辞手段的新变第69-86页
    第一节 反讽:新诗语言“思”的激活第69-78页
        一、言语反讽的语言运用第70-73页
        二、情境反讽的语境设置第73-75页
        三、总体反讽的人生诘问第75-78页
    第二节 悖论:新诗语言“质”的突破第78-86页
        一、矛盾修辞:悖论语言的形式外延第79-81页
        二、奇异与反讽:悖论语言的诗性内涵第81-86页
第四章 语言的选择:新诗语言与外部力量的推动第86-109页
    第一节 书写方式对新诗语言形态的选择第86-91页
        一、历史的回溯:新式标点、分段及横行排列的提出第86-88页
        二、标点与分行:新诗语言的创格之举第88-91页
    第二节 学校教育对新诗语言形态的选择第91-103页
        一、课本中的白话新诗:国语课本对新诗语言形态的选择第92-99页
        二、学堂乐歌与诗谣:学校教育对白话诗的过渡及传播第99-103页
    第三节 翻译活动对新诗语言形态的选择第103-109页
        一、旧瓶装新酒:近代诗歌翻译的语言缺陷第103-105页
        二、可能与局限:外来译诗对新诗语言的启示第105-109页
结语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9页
后记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以丹尼尔斯医疗保健公正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
下一篇: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社会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