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企业隐性知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及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引言第12-18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4-16页
  1. 隐性知识研究综述第14-15页
  2. 基于隐性知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第15页
  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第15-16页
  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6页
 (三)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6-18页
  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创新点第17-18页
一、企业隐性知识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18-33页
 (一) 企业隐性知识第18-25页
  1. 知识及其分类第18页
  2. 企业隐性知识的界定第18-19页
  3. 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第19-20页
  4. 企业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第20-21页
  5. 企业隐性知识的分类第21-25页
 (二) 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第25-29页
  1. 企业自主创新内涵第25-26页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26-27页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第27-28页
  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关系第28-29页
 (三)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29-33页
  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隐性知识特性第29-31页
  2. 企业隐性知识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第31-33页
二、企业隐性知识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第33-43页
 (一) 企业隐性知识的获取与整理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第33-35页
  1. 获取源的协同丰富和完善企业隐性知识体系,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第33-34页
  2. 载体的协同系统化企业隐性知识,进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34-35页
 (二) 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第35-37页
  1. 供、需双方的协同为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前提,从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36页
  2. 内、外隐性知识网为企业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36-37页
 (三) 企业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第37-40页
  1. 隐性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第37-38页
  2. 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和更新隐性知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38-40页
 (四) 企业隐性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第40-43页
  1. 积累、应用、创新的协同盘活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40-41页
  2. 技能类和认知类隐性知识的协同,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协同提升第41-43页
三、挖掘和利用企业隐性知识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第43-50页
 (一)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获取源协同的外部合作和内部建制第43-45页
  1. 加强与企业外部隐性知识获取源的合作和互动第43页
  2. 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积累再生的内部机制第43-45页
 (二)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中供需方协同的供方建制和需方建组第45-46页
  1. 针对供给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第45-46页
  2. 针对需求方充分发挥非正式共享的作用第46页
 (三) 基于企业内、外隐性知识网的内网交互和外网关联第46-48页
  1. 加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网网内的交互第46-47页
  2. 加强企业间隐性知识网网内的关联第47-48页
 (四) 基于企业隐性知识积累、应用、创新协同的市场需求牵引和企业自主牵引第48-50页
  1. 市场需求牵引第49页
  2. 企业自主牵引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消费者体验
下一篇:借鉴荷兰经验发展河北省港口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