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汽车新型制动鼓性能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制动鼓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制动鼓性能分析方法确定 | 第15-22页 |
2.1 鼓式制动器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2 新型制动鼓结构及材料参数 | 第17-19页 |
2.2.1 新型制动鼓结构 | 第17-18页 |
2.2.2 制动鼓材料参数 | 第18-19页 |
2.3 制动鼓性能对比分析 | 第19-21页 |
2.3.1 新型制动鼓强度验证 | 第19页 |
2.3.2 制动鼓散热性能对比分析 | 第19-20页 |
2.3.3 制动鼓热结构耦合性能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2.3.4 制动鼓模态分析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制动鼓流固耦合散热分析 | 第22-38页 |
3.1 流固耦合换热基础 | 第22-26页 |
3.1.1 流固耦合分析基础 | 第22-24页 |
3.1.2 热分析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3.2 STAR-CCM+简介 | 第26页 |
3.3 制动鼓流固耦合分析模型建立 | 第26-31页 |
3.3.1 制动鼓内表面热流率计算 | 第26-27页 |
3.3.2 制动鼓三维模型的处理 | 第27-29页 |
3.3.3 制动鼓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4 制动鼓流固耦合分析 | 第31-37页 |
3.4.1 相同初始高温时制动鼓散热分析 | 第32-36页 |
3.4.2 模拟实际制动时制动鼓散热分析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制动鼓 ANSYS 有限元分析 | 第38-56页 |
4.1 ANSYS 简介 | 第38页 |
4.2 制动鼓模型简化 | 第38页 |
4.3 制动鼓非线性结构分析 | 第38-44页 |
4.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9-40页 |
4.3.2 制动鼓结构分析结果 | 第40-44页 |
4.4 制动鼓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44-50页 |
4.4.1 制动鼓热分析准备 | 第45页 |
4.4.2 制动鼓热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4.4.3 制动鼓热结构耦合分析 | 第47页 |
4.4.4 制动鼓热结构耦合分析结果 | 第47-50页 |
4.5 模态分析 | 第50-55页 |
4.5.1 模态分析基础 | 第50页 |
4.5.2 制动鼓模态求解 | 第50-51页 |
4.5.3 制动鼓模态分析结果 | 第51-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