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 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农业物联网标准化进程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2 数据采集与传输的相关技术概述 | 第17-24页 |
| 2.1 物联网技术 | 第17-19页 |
| 2.2 传感器网络技术 | 第19-23页 |
| 2.3 TD-SCDMA 技术 | 第2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理论 | 第24-34页 |
| 3.1 RBF 神经网络 | 第24-29页 |
| 3.1.1 RBF 神经网络结构 | 第24-25页 |
| 3.1.2 RBF 神经网络的映射关系 | 第25-26页 |
| 3.1.3 RBF 神经网络的训练准则与学习算法 | 第26-28页 |
| 3.1.4 MATLAB 中神经网络函数 | 第28-29页 |
| 3.2 模糊控制技术 | 第29-33页 |
| 3.2.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29页 |
| 3.2.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思路 | 第29-33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4-59页 |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页 |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4页 |
| 4.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34-36页 |
| 4.4 数据采集部分 | 第36-40页 |
| 4.4.1 数据采集方法 | 第36页 |
| 4.4.2 TD 终端的设计 | 第36-39页 |
| 4.4.3 传感器的选择 | 第39-40页 |
| 4.5 信息传输部分 | 第40-42页 |
| 4.5.1 信息传输方式 | 第40页 |
| 4.5.2 RTP 协议 | 第40-42页 |
| 4.6 监测中心 | 第42-53页 |
| 4.6.1 建立 RBF 神经网络 | 第42-43页 |
| 4.6.2 样本数据的处理 | 第43-44页 |
| 4.6.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4-48页 |
| 4.6.4 基于 MATLAB 6.X 的 RBF 神经网络设计 | 第48-49页 |
| 4.6.5 桃病虫害发生预测的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 4.7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53-56页 |
| 4.7.1 数据库的选择 | 第53-55页 |
| 4.7.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55-56页 |
| 4.8 系统功能分析 | 第56-58页 |
| 4.8.1 系统前台 | 第57页 |
| 4.8.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7页 |
| 4.8.3 无线通信模块 | 第57页 |
| 4.8.4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7页 |
| 4.8.5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第57页 |
| 4.8.6 后台管理模块 | 第57-58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9-69页 |
| 5.1 系统登录 | 第59页 |
| 5.2 系统监测信息实时显示 | 第59-60页 |
| 5.3 系统中历史数据的查询 | 第60-61页 |
| 5.4 手持终端界面 | 第61-6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6.1 结论 | 第69页 |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