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2.1 小企业划分标准及特点 | 第18-23页 |
2.1.1 小企业划分标准 | 第18-21页 |
2.1.2 小企业的特点 | 第21-22页 |
2.1.3 小企业的融资类型与工具 | 第22-23页 |
2.2 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2.2.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关系型信贷理论 | 第24页 |
2.2.3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24-25页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3页 |
3.1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及特点 | 第26-30页 |
3.1.1 业务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3.1.2 业务结构特点分析 | 第27-30页 |
3.2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0-33页 |
3.2.1 专业化经营水平滞后 | 第30-31页 |
3.2.2 客户质量有待提高 | 第31页 |
3.2.3 信贷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3.2.4 综合服务效能不高 | 第32页 |
3.2.5 风险预判和控制能力不足 | 第32页 |
3.2.6 做“大”的思维模式一时还很难改变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金融同业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基本做法及经验借鉴 | 第33-42页 |
4.1 金融同业基本做法及经验借鉴 | 第33-40页 |
4.1.1 国外金融机构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基本做法 | 第33-35页 |
4.1.2 国外金融机构经验借鉴 | 第35-36页 |
4.1.3 国内金融机构开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基本做法 | 第36-39页 |
4.1.4 国内金融机构经验借鉴 | 第39-40页 |
4.2 主要启示 | 第40-42页 |
4.2.1 把握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规律 | 第40页 |
4.2.2 解决好单位拓展成本高、风险程度偏高两大关键性问题 | 第40-41页 |
4.2.3 建立专业化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 | 第41页 |
4.2.4 战略层面明确中小企业金融发展地位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拓展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对策 | 第42-47页 |
5.1 完善小微金融业务管理体系 | 第42-43页 |
5.1.1 建立相对独立、职责清晰的小微金融业务管理体系 | 第42页 |
5.1.2 落实专营机构工作职能 | 第42-43页 |
5.2 确保业务发展质量 | 第43-44页 |
5.2.1 对存量客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构筑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 | 第43页 |
5.2.2 实施科学的市场细分策略,确保新增客户质量 | 第43-44页 |
5.3 建立小微金融产品创新管理机制 | 第44页 |
5.3.1 适当放开并赋予分行部分产品创新权限 | 第44页 |
5.3.2 建立产品分层管理体系 | 第44页 |
5.3.3 建立产品动态管理机制 | 第44页 |
5.4 优化小微金融业务流程 | 第44-45页 |
5.4.1 按风控前移的要求增设市场规划环节 | 第44-45页 |
5.4.2 要根据融资金额大小及产品复杂程度设置差异化流程 | 第45页 |
5.4.3 建立贷后管理新模式 | 第45页 |
5.5 构建符合小企业管理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 | 第45页 |
5.6 健全小微金融发展配套机制 | 第45-47页 |
5.6.1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 第45-46页 |
5.6.2 建立资源保障机制 | 第46页 |
5.6.3 优化风险定价机制 | 第46页 |
5.6.4 强化风险责任制 | 第46页 |
5.6.5 探索专项拨备机制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