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第2章 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9页 |
2.1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2.1.1 手艺人时代 | 第12页 |
2.1.2 工业化时代 | 第12-13页 |
2.2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 | 第13-14页 |
2.2.1 质量管理 | 第13-14页 |
2.2.2 质量控制 | 第14页 |
2.3 相关思想及理论 | 第14-19页 |
2.3.1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 | 第14-15页 |
2.3.2 质量管理的 PDCA 循环 | 第15-16页 |
2.3.3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 第16-17页 |
2.3.4 质量统计方法 | 第17-19页 |
第3章 沈阳锦绣天工程公司装饰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第19-26页 |
3.1 装饰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 第19-20页 |
3.2 装饰工程质量管理程序 | 第20-21页 |
3.3 装饰工程质量控制过程 | 第21-23页 |
3.3.1 装饰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3.3.2 装饰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第22-23页 |
3.3.3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第23页 |
3.4 沈阳锦绣天工程公司装饰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23-26页 |
3.4.1 工程准备阶段的问题 | 第23-24页 |
3.4.2 工程施工阶段的问题 | 第24-25页 |
3.4.3 工程验收阶段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4章 沈阳锦绣天工程公司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第26-39页 |
4.1 装饰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4.1.1 人的因素 | 第26页 |
4.1.2 技术因素 | 第26页 |
4.1.3 管理因素 | 第26-27页 |
4.1.4 环境因素 | 第27页 |
4.1.5 社会因素 | 第27页 |
4.2 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27-39页 |
4.2.1 质量管理体系 | 第27-29页 |
4.2.2 工程质量预控体系 | 第29页 |
4.2.3 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 | 第29-33页 |
4.2.4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管理中成本控制) | 第33-35页 |
4.2.5 施工人员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4.2.6 检查验收质量管理体系 | 第36-39页 |
第5章 沈阳锦绣天工程公司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 | 第39-58页 |
5.1 装饰工程项目概况 | 第39-40页 |
5.1.1 装饰工程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第39-40页 |
5.1.2 装饰工程项目设计简介 | 第40页 |
5.2 装饰工程施工部署 | 第40-42页 |
5.2.1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 | 第40-41页 |
5.2.2 装饰工程主要经济技术目标 | 第41-42页 |
5.3 装饰工程施工准备 | 第42-43页 |
5.3.1 装饰工程技术准备 | 第42页 |
5.3.2 装饰工程施工准备 | 第42页 |
5.3.3 装饰工程物资准备 | 第42-43页 |
5.4 装饰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 第43-51页 |
5.4.1 装饰施工基本的施工流程 | 第43页 |
5.4.2 主要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 第43-48页 |
5.4.3 装饰工程项目质量验收方案 | 第48-51页 |
5.5 质量保证体系措施 | 第51-58页 |
5.5.1 现场质量保证实施体系 | 第51页 |
5.5.2 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 第51-52页 |
5.5.3 质量保证措施 | 第52-56页 |
5.5.4 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 第56-57页 |
5.5.5 班组自检互检措施 | 第57页 |
5.5.6 工程质量回访、保修措施 | 第57-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