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利益引导型治理:从他治走向自治--以湖南永顺县基湖村的环境治理为个案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5页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一) 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利益相关在村庄治理方面的研究第12-13页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 研究内容第13-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环境整治行动前的村庄第15-18页
    一、无人问津的村庄环境第15-16页
        (一) 村庄概况第15页
        (二) 村庄环境第15-16页
    二、漠不关心的公共利益第16页
    三、难以落地的村民自治第16-18页
第三章 他治启动:环境整治下的利益输入第18-20页
    一、自上而下的“同建同治”第18页
    二、政策引导与利益注入第18-19页
        (一) 政策引导第18页
        (二) 利益注入第18-19页
    三、被动回应的村干部与村民第19-20页
        (一) 被动回应的村干部第19页
        (二) 置身事外的村民第19-20页
第四章 他治与自治利益互动第20-28页
    一、利益制约:村庄环境治理中的各项利益冲突第20-23页
        (一) 乡镇干部与村干部的利益冲突第20-21页
        (二) 村干部与村民的利益冲突——费力不讨好第21-22页
        (三) 村民利益之争第22-23页
    二、利益关联:环境整治与村庄利益的联结第23-24页
        (一) 环境整治与村干部的考核第23页
        (二) 环境整治与村庄利益第23-24页
    三、利益激活:公共环境与村民个人利益的联结第24-25页
        (一) 直接与各种惠农补贴挂钩的“大评小奖”活动第24页
        (二) 环境改善带来的绿色产业发展第24-25页
    四、利益互动:政府与村庄共治下的环境改造第25-28页
        (一)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第25-27页
        (二) 特色民居的建设第27-28页
第五章 自治提升:共同利益引导下的自治第28-33页
    一、自觉自发的环保行动第28-29页
        (一) 党员牵头,带领村民搞卫生第28页
        (二) 村民态度转变:冷眼旁观——积极参与第28-29页
    二、集体利益促使下的村委换届选举第29页
    三、公共利益引导下的村庄环境监督委员会第29-30页
        (一) 环境卫生会议召开第29-30页
        (二) 环境监督委员会成立第30页
    四、共同利益引导下的村民自治第30-33页
        (一) 村规民约出台第31-32页
        (二) 财产监督委员会成立第32-33页
第六章 分析与结论第33-43页
    一、基湖村村民自治面临的困境第33-36页
        (一) 参与动力不足,利益至上第33页
        (二) 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第33-34页
        (三) 对乡镇政府过度依赖第34-35页
        (四) 乡镇府对村庄事务的过度干预第35页
        (五) 民主意识淡薄第35-36页
    二、有效实现村民自治的路径分析第36-41页
        (一)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村庄利益关联第36-37页
        (二) 发展农村民间组织,使村民利益紧密联接在一起第37页
        (三) 加强村民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第37-38页
        (四) 促进村民有序政治参与第38-40页
        (五)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村民政治参与制度化发展第40-41页
    三、结论第41-43页
        (一) 村庄的有效治理需要他治与自治的良性互动第41-42页
        (二) 利益需求是村民自治的源动力,自治需要共同利益的关联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状态的韵律标记研究--以12名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口语为例
下一篇:英语学习者性格与学习策略及学习成绩相关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