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4.1 国内外关于员工敬业度的定义 | 第13-15页 |
1.4.2 关于员工敬业度的结构和维度 | 第15-16页 |
1.4.3 关于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4.4 员工敬业度与工作满意度 | 第17页 |
1.4.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7-18页 |
1.5 员工敬业度的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的提出 | 第18-20页 |
1.5.1 员工敬业度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框架的提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X独立学院基本情况及员工敬业度的现状 | 第20-37页 |
2.1 X独立学院的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 第22-23页 |
2.2.1 问卷的设计和确定 | 第22-23页 |
2.2.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23页 |
2.3 个人信息样本容量及特征 | 第23-26页 |
2.4 员工敬业度水平调查量表 | 第26-30页 |
2.4.1 因子分析 | 第26-28页 |
2.4.2 信效度分析 | 第28-30页 |
2.5 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量表 | 第30-35页 |
2.5.1 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第31-34页 |
2.5.2 影响因素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2.6 问卷的相关性检验 | 第35-37页 |
第三章 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影响效应分析 | 第37-54页 |
3.1 员工敬业度的差异分析 | 第37-46页 |
3.1.1 性别差异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2 婚姻状况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38页 |
3.1.3 编制内外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4 年龄差异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3.1.5 到院工作时间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41-43页 |
3.1.6 学历结构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3.1.7 岗位级别对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 影响因素对员工敬业度的回归分析 | 第46-52页 |
3.2.1 员工敬业度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检验 | 第46-47页 |
3.2.2 影响因素对组织认同的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3.2.3 影响因素对工作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3.2.4 影响因素对工作行为特质的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3.2.5 影响因素对员工敬业度的回归分析 | 第50-52页 |
3.3 模型修正和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3.3.1 模型修正 | 第52-53页 |
3.3.2 研究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X独立学院员工敬业度研究的问题分析和提升对策建议 | 第54-64页 |
4.1 员工敬业度个体差异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 | 第54-57页 |
4.1.1 重视院聘教师的福利保障与提高 | 第54-55页 |
4.1.2 调整工作安排方式保持员工工作新鲜感 | 第55-56页 |
4.1.3 带动和帮助中级职称教师走出瓶颈 | 第56-57页 |
4.2 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问题分析和整体对策建议 | 第57-64页 |
4.2.1 重视招聘环节招到匹配的人 | 第57-58页 |
4.2.2 提升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 | 第58-60页 |
4.2.3 重视员工培训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第60-61页 |
4.2.4 提高员工对薪酬福利公平的认知 | 第61-62页 |
4.2.5 重视员工心理需求提高管理者效能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4页 |
5.2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第64-65页 |
5.3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和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