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意识形态、价值取向与大学英语教科书选材--一种教育社会学分析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7页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意义第11-13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13-1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9-27页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第27-46页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功能论与冲突论理论渊源第27-29页
    第二节 作为法定知识的课程——功能论与冲突论的对话第29-34页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课程——新教育社会学理论新视角第34-39页
    第四节 作为课程核心的教科书——批判教育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第39-46页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第46-70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教科书价值取向之内涵第46-50页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变迁第50-53页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订第53-58页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编审制度第58-64页
    第五节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主编第64-70页
第四章 意识形态与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变迁第70-93页
    第一节 第一代——建国初期的政治话语第70-76页
    第二节 文革版——极左路线下的革命话语第76-79页
    第三节 第二代——改革开放中的科学话语第79-84页
    第四节 第三代——商品经济下的改革话语第84-87页
    第五节 第四代——全球视野下的多元话语第87-93页
第五章 大学英语教科书价值取向各类目演变脉络第93-116页
    第一节 政治类:从强化到弱化第93-96页
    第二节 道德类:从外显到内隐第96-97页
    第三节 社会生活类:从边缘到主流第97-102页
    第四节 科普科技类:不变的“科学至上”第102-105页
    第五节 经济商业类:从无到有的突变第105-107页
    第六节 历史地理类:从单一到多元第107-109页
    第七节 人物形象分析:从民族到世界第109-116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116-13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116-132页
    第二节 研究的贡献与局限第132-135页
附录一 本文研究对象——12套大学英语教材背景简介第135-136页
附录二 本研究12套大学英语教材主编简介第136-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6页
后记第146-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永磁风电机组变流器孤网频率控制研究
下一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桩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