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页 |
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研究概况 | 第7-9页 |
1. 对作家与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2. 对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中的叙事主体 | 第11-18页 |
第一节、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 | 第11-13页 |
第二节、叙述者与叙述层次 | 第13-15页 |
第三节、可靠叙事与不可靠叙事间的动态变化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中的叙事结构 | 第18-25页 |
第一节、情节设计的悬念 | 第18-21页 |
一、以可靠叙述者的叙述构筑"悬念" | 第18-20页 |
二、通过人物空间描写构筑"悬念" | 第20-21页 |
第二节、时间顺序的变异 | 第21-25页 |
一、倒叙的时间 | 第22-23页 |
二、预叙的时间 | 第23-24页 |
三、平行的时间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中的叙事主题 | 第25-33页 |
第一节、复仇者身份的嬗变:反伦理叙事 | 第25-28页 |
第二节、暴力抵抗的荒诞:污名化叙事 | 第28-30页 |
第三节、伊拉克战争的现实反思:创伤叙事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一: 小说《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的封面及目录 | 第38-40页 |
附录二: 与小说《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作者艾哈迈德·萨达维的邮件访谈 | 第40-43页 |
附录三: 小说《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的补充译文 | 第43-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