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3 总结 | 第18页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我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概况 | 第22-30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小城镇边缘区 | 第22页 |
2.1.2 社区 | 第22页 |
2.1.3 农村新型社区 | 第22-23页 |
2.2 我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状况概述 | 第23-29页 |
2.2.1 城镇化进程中村镇住宅建设与管理概况 | 第23-25页 |
2.2.2 我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概况 | 第25-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特点研究 | 第30-42页 |
3.1 城乡社区特点分析 | 第30-32页 |
3.1.1 农村社区 | 第30页 |
3.1.2 城市社区 | 第30-31页 |
3.1.3 农村新型社区 | 第31-32页 |
3.2 城乡发展要素分析 | 第32-36页 |
3.2.1 城乡发展的土地限制 | 第32-33页 |
3.2.2 城乡人口的变化和流动趋势 | 第33-35页 |
3.2.3 土地与人口对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特点 | 第36-40页 |
3.3.1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 第36-37页 |
3.3.2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的集聚方式 | 第37-39页 |
3.3.3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肥城市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案例调研 | 第42-78页 |
4.1 肥城市及其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概况 | 第42-43页 |
4.1.1 肥城市概况 | 第42页 |
4.1.2 肥城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概况 | 第42-43页 |
4.2 调研案例选取 | 第43页 |
4.3 肥城市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案例调查研究 | 第43-57页 |
4.3.1 湖屯镇陶山社区 | 第43-47页 |
4.3.2 仪阳街道办事处石坞社区 | 第47-50页 |
4.3.3 安驾庄镇马家埠社区 | 第50-54页 |
4.3.4 石横镇南大留社区 | 第54-57页 |
4.4 肥城市农村新型社区案例分析 | 第57-76页 |
4.4.1 社区建设现状分析 | 第57-62页 |
4.4.2 社区居民生活现状分析 | 第62-73页 |
4.4.3 社区未来发展分析 | 第73-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规划方法 | 第78-96页 |
5.1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本质及意义 | 第78-79页 |
5.2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启动机制 | 第79-82页 |
5.2.1 纳入社区建设村庄的选择 | 第79-80页 |
5.2.2 社区建设主体与资金来源 | 第80-81页 |
5.2.3 搬迁安置方式 | 第81-82页 |
5.3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选址规划 | 第82-84页 |
5.3.1 未来镇域农村新型社区体系 | 第82-83页 |
5.3.2 社区选址与小城镇的关系 | 第83-84页 |
5.3.3 社区选址与村庄和农业生产区域的关系 | 第84页 |
5.4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空间布局规划 | 第84-91页 |
5.4.1 镇区边缘空旷地带型社区空间布局 | 第85-87页 |
5.4.2 镇区边缘基于原有村庄型社区空间布局 | 第87-88页 |
5.4.3 融入镇区型社区空间布局 | 第88-91页 |
5.5 小城镇边缘区农村新型社区产业规划 | 第91-94页 |
5.5.1 社区产业发展定位 | 第91页 |
5.5.2 社区产业发展策略 | 第91-9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6.1 结论 | 第96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附录 | 第100-104页 |
后记 | 第104-10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