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内涵解析 | 第11-15页 |
(一)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内涵阐释 | 第11-14页 |
1.无效行政行为的内涵 | 第11页 |
2.无效行政行为与其他概念的界分 | 第11-14页 |
(二)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意义与功能 | 第14-15页 |
1.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 第14页 |
2.有利于实现相对人权利的及时救济,提高行政效率 | 第14页 |
3.有利于促进行政权力与个人权利的平衡,稳定行政关系 | 第14-15页 |
二、域外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借鉴 | 第15-18页 |
(一)域外无效行政行为制度概览 | 第15-17页 |
1.德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 第15-16页 |
2.法国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 第16页 |
3.日本的无效行政行为制度 | 第16-17页 |
(二)域外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借鉴 | 第17-18页 |
三、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18-22页 |
(一)无效行政行为的概念含糊不清 | 第18-21页 |
1.现行立法中的“无效”属广义无效 | 第18-19页 |
2.立法中混淆无效行政行为与假象行政行为的概念 | 第19页 |
3.确认违法判决与无效判决未明确区分 | 第19-21页 |
(二)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标准尚不充分 | 第21页 |
(三)无效行政行为的确认程序缺失 | 第21-22页 |
四、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完善 | 第22-27页 |
(一)明确无效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具体判断标准 | 第22-24页 |
1.明确无效行政行为的概念 | 第22页 |
2.细化无效行政行为的判断标准 | 第22-24页 |
(二)完善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 | 第24-26页 |
1.明确行政相对人行使抵抗权的行使原则及行使方式 | 第24-25页 |
2.明确行政相对人不法行使抵抗权的责任承担制度 | 第25-26页 |
(三)建立无效行政行为的独立诉讼程序 | 第26-27页 |
1.确认无效诉讼不受起诉期限的限制 | 第26页 |
2.确认无效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26-27页 |
3.完善无效行政行为的诉讼停止执行制度 | 第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