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刑事检察监督概述 | 第11-13页 |
(一)宪政体制下检察机关的定位 | 第11页 |
(二)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 | 第11-12页 |
(三)刑事检察监督的实现方式 | 第12-13页 |
二、刑事检察监督运行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9页 |
(一)立案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 第14-15页 |
1.立案监督对象局限 | 第14页 |
2.立案监督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 | 第14-15页 |
(二)侦查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 第15-16页 |
1.审前羁押监督乏力 | 第15-16页 |
2.检察机关对侦查监督制约不足,监督不力 | 第16页 |
(三)审判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 第16-18页 |
1.审判监督权的行使使法院的中立地位动摇,不利于保护被告人 | 第17页 |
2.启动刑事抗诉的事由的标准不明确 | 第17-18页 |
(四)执行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 第18-19页 |
1.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18-19页 |
2.对刑罚执行变更(减刑、假释)的监督不及时 | 第19页 |
三、检察监督运行机制的完善 | 第19-25页 |
(一)刑事诉讼中立案监督的完善 | 第20-21页 |
1.扩大立案监督对象 | 第20页 |
2.明确补正立案违法行为的时限及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的处分权 | 第20-21页 |
(二)强化对公安机关的侦查监督 | 第21-22页 |
1.强化对审前羁押的监督 | 第21页 |
2.实行检、警一体化,加强检察引导侦查 | 第21-22页 |
(三)协调好对法院的审判监督 | 第22-23页 |
1.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诉讼监督部门 | 第22-23页 |
2.明确刑事抗诉启动事由的具体标准 | 第23页 |
(四)完善我国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 | 第23-25页 |
1.设置专门的执行监督部门,建立巡视检察制度 | 第23-24页 |
2.将减刑、假释的事后监督改为同步、全程、公开化的监督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