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师生话轮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课堂话语 | 第14-15页 |
二、话轮 | 第15页 |
三、分布与分配类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23页 |
一、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二、英语课堂话轮的研究述评 | 第18-20页 |
三、英语课堂师生话轮分布的研究述评 | 第20-23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Seliger关于HIGS和LIGS的分类 | 第23-24页 |
二、Krashen的输入假说 | 第24页 |
三、Swain的输出假说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6-30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数据收集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语料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30-42页 |
第一节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话轮数量统计 | 第30-33页 |
第二节 高中英语课堂教师使用话轮分配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节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话轮特征 | 第35-4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2-46页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教学启示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