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13页 |
·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 | 第8-9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研究的必要性 | 第9-13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与设计研究的可行性 | 第13页 |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国内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和困难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的困难 | 第17页 |
·内容和结构 | 第17-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设施布局设计及规模的确定 | 第21-29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总体布局形式 | 第21-23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功能设计的一般要求 | 第23-25页 |
·停车场和行车道 | 第23-24页 |
·加油站 | 第24页 |
·综合楼 | 第24页 |
·修理厂 | 第24页 |
·公共厕所 | 第24页 |
·车辆加水冲洗服务 | 第24-25页 |
·员工食宿用房 | 第25页 |
·医务室和救急站 | 第25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规模构成及影响因素 | 第25-28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规模 | 第25-26页 |
·停车场车位数的计算 | 第26页 |
·加油站的设计规模 | 第26-27页 |
·餐厅的设计规模 | 第27页 |
·小商店的设计规模 | 第27-28页 |
·公共厕所的设计规模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 第29-41页 |
·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概念 | 第29-31页 |
·地域文化 | 第29页 |
·地域建筑 | 第29-30页 |
·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辩证关系 | 第30页 |
·影响文化价值变化的因素 | 第30-31页 |
·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第31-39页 |
·“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 第31-32页 |
·地域文化的保护 | 第32-34页 |
·地域文化的发展 | 第34-38页 |
·新时代地域文化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服务区规划与设计理念 | 第41-51页 |
·地域文化衍生的规划与设计理念 | 第41-45页 |
·“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41-43页 |
·体现时代特征的理念 | 第43页 |
·生态建筑的理念 | 第43-44页 |
·展现地域性特征的理念 | 第44-45页 |
·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 | 第45页 |
·贯穿设计理念的服务区规划与设计 | 第45-50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址规划选择 | 第46-48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地域自然环境相融合 | 第48-49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地域人文环境的融合 | 第49-50页 |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新时代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与设计中的实践案例 | 第51-64页 |
·东庐山服务区概况 | 第51-53页 |
·服务区功能配置灵活多样 | 第52页 |
·服务区场地设计便捷顺畅 | 第52-53页 |
·体现地域文化的规划设计理念 | 第53-57页 |
·造型风格展现地域特色 | 第54-56页 |
·地域时代性的体现 | 第56-57页 |
·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 | 第57-61页 |
·舒适的休息环境 | 第57-59页 |
·接近自然的室外休息空间 | 第59-60页 |
·对特殊人群的考虑 | 第60-61页 |
·体现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 | 第61-63页 |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第61-62页 |
·对土地资源的节约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