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生态公路理念产生的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生态公路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生态公路发展对比分析 | 第9-13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我国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研究基本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等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分析 | 第16-31页 |
·公路形态结构的生态学涵义及其生态学效应 | 第16-22页 |
·公路形态结构的生态学涵义 | 第16-17页 |
·公路的生态学效应 | 第17-22页 |
·公路建设项目生态因子影响分析 | 第22-27页 |
·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22-23页 |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 第23-24页 |
·对水资源的影响 | 第24-25页 |
·公路分项工程生态影响 | 第25-27页 |
·公路建设对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的影响 | 第27-30页 |
·湿地生态影响 | 第27页 |
·荒地生态影响 | 第27-28页 |
·自然保护区(地)影响 | 第28-29页 |
·生态脆弱区影响 | 第29-30页 |
·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生态公路的内涵与特征 | 第31-39页 |
·生态公路概念辨析 | 第31-33页 |
·生态公路内涵的剖析 | 第33-35页 |
·生态公路特征明晰 | 第35-36页 |
·生态公路工程建设的内涵分析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生态公路评价体系 | 第39-51页 |
·生态公路评价总述 | 第39-43页 |
·生态公路评价难点、对策 | 第39-41页 |
·生态评价的指导思想 | 第41-42页 |
·生态公路评价理论支撑 | 第42-43页 |
·生态公路评价方法研究 | 第43-50页 |
·国内外生态评价方法介绍 | 第45-48页 |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EIA)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第51-59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基本思想 | 第51-53页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第51-52页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 第52-53页 |
·高速公路建设各阶段的环保措施 | 第53-56页 |
·高速公路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保措施 | 第54页 |
·高速公路设计阶段的环保措施 | 第54-55页 |
·高速公路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 | 第55页 |
·公路营用阶段的环保措施 | 第55-56页 |
·公路施工期间环保管理措施 | 第56-59页 |
·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 第56页 |
·提倡综合利用,合理选择工程用地 | 第56-57页 |
·改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 第57页 |
·科学安排施工,合理选择和调整施工时间和机械配置 | 第57页 |
·充分利用工程支付的调节手段,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 第57-58页 |
·遵宁国家法律,妥善进行环境补偿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公路边坡防护技术研究 | 第59-70页 |
·公路边坡生物防护基础及主要类型 | 第60-64页 |
·影响边坡坡面不稳定的因素分析 | 第60页 |
·公路边坡生物防护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60-61页 |
·公路边坡生物防护的原则 | 第61-63页 |
·公路边坡生物防护的类型及其适用性 | 第63-64页 |
·常用的边坡生物防护技术 | 第64-66页 |
·新型公路边坡防护技术 | 第66-67页 |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 | 第66-67页 |
·高陡边坡的植被护坡方法 | 第67页 |
·新型美观环境协调的支挡工程 | 第67页 |
·边坡植被的选择 | 第67-68页 |
·公路边坡防护具体措施 | 第68-70页 |
第七章 工程实例——汕头市海滨路改造工程设计建设经验 | 第70-78页 |
·打造临海亲水平台,最大限度体现滨海特色 | 第70-71页 |
·打造绿色名片,在汕头海湾北岸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第71-72页 |
·道路拓宽,提高城市生活节奏 | 第72页 |
·见证变迁,保留记忆,赋予道路文化内涵 | 第72-73页 |
·提高排水排污能力、彻底解决旧城区居民生活的“污水”和“内涝” | 第73-74页 |
·提高标准、增强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 第74页 |
·采用“露、透、封”的设计手段,突出美丽景观 | 第74-75页 |
·注重细部处理,提升道路档次 | 第75-7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8-81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