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论文

D-serine/NADPH氧化酶信号诱导的氧化/抗氧化失衡—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1章 实验研究第14-45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4-24页
        1.1.1 实验材料第14-19页
        1.1.2 实验方法第19-23页
        1.1.3 统计学处理第23-24页
    1.2 结果第24-33页
        1.2.1 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CA1区氧化应激指标及NADPH氧化酶活性升高第24-25页
        1.2.2 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CA1区抗氧化转录因子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SOD_2、HO-1 蛋白水平的变化第25-27页
        1.2.3 BCCAO对海马CA1区神经元及血管、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第27-28页
        1.2.4 血管性痴呆早期诱导海马CA1区SR和GFAP蛋白水平升高,SR-AS能有效逆转此变化第28-30页
        1.2.5 降低D型丝氨酸水平及NADPH氧化酶活性后可降低BCCAO诱导的氧化酶活性升高第30-31页
        1.2.6 降低D型丝氨酸水平及NADPH氧化酶活性能够有效改善BCCAO导致的氧化/抗氧化失衡及细胞损伤第31-33页
    1.3 讨论第33-39页
        1.3.1 血管性痴呆模型的制备第33-34页
        1.3.2 氧化/抗氧化失衡与BCCAO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第34-37页
        1.3.3 下调D型丝氨酸水平对BCCAO后海马CA1区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第37-39页
    1.4 结论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第2章 综述 D型丝氨酸与氧化应激在中枢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及研究进展第45-61页
    2.1 D型丝氨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机制第45-50页
        2.1.1 D型丝氨酸在CNS中的合成、代谢及分布第45-47页
        2.1.2 D型丝氨酸的释放和摄取第47页
        2.1.3 D型丝氨酸在CNS中的作用与功能第47-50页
    2.2 氧化应激在CNS中的作用及机制第50-52页
        2.2.1 氧化应激与脑组织损伤第50-51页
        2.2.2 氧化应激与NADPH氧化酶第51页
        2.2.3 氧化应激损伤标志物第51-52页
    2.3 NMDA受体与NADPH氧化酶第52-53页
        2.3.1 NMDA受体与NADPH氧化酶的相互作用第52-53页
    2.4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导师简介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下一篇:国际社会对于尼日利亚博科圣地动乱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