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新入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提升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3 理论依据 | 第10页 |
1.3.1 互动小组模式理论 | 第10页 |
1.3.2 工作适应理论 | 第10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4.3 文献评述 | 第12-13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5.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1 参与观察 | 第13页 |
1.6.2 访谈法 | 第13-14页 |
1.7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新入职毕业生职业适应问题分析 | 第15-19页 |
2.1 工作能力适应 | 第15-16页 |
2.2 人际适应 | 第16-17页 |
2.3 心理适应 | 第17-18页 |
2.4 生活适应 | 第18-19页 |
第3章 新入职毕业生职业适应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 | 第19-35页 |
3.1 小组名称、性质 | 第19页 |
3.2 小组类型、目标 | 第19-21页 |
3.2.1 小组类型 | 第19页 |
3.2.2 小组目标 | 第19-21页 |
3.3 小组组员招募 | 第21页 |
3.4 小组活动开展过程 | 第21-31页 |
3.4.1 第一次小组活动 | 第21-23页 |
3.4.2 第二次小组活动 | 第23-25页 |
3.4.3 第三次小组活动 | 第25-27页 |
3.4.4 第四次小组活动 | 第27-28页 |
3.4.5 第五次小组活动 | 第28-30页 |
3.4.6 第六次小组活动 | 第30-31页 |
3.5 小组工作效果评估 | 第31-35页 |
3.5.1 目标的实现程度 | 第32页 |
3.5.2 社会工作者自我评估 | 第32-33页 |
3.5.3 服务对象的评估 | 第33-35页 |
第4章 总结与反思 | 第35-37页 |
4.1 总结 | 第35页 |
4.2 反思 | 第35-37页 |
4.2.1 小组活动过程的不足 | 第35-36页 |
4.2.2 小组工作技巧方法的不足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