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中日中小学课例研究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0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3-18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日本中小学课例研究主要内容第20-33页
    第一节 日本课例研究的理论框架第20-23页
        一、日本课例研究的步骤第20-21页
        二、日本课例研究的主题第21-22页
        三、日本课例研究的目标第22-23页
    第二节 日本课例研究的参与主体第23-24页
        一、日本课例研究促进委员会第24页
        二、教师会议组第24页
        三、年级委员会第24页
    第三节 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第24-33页
        一、日本课例研究中的四个基本环节第24-26页
        二、日本课例研究中“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循环第26-28页
        三、日本课例研究的研讨程序第28-29页
        四、日本课例研究的观察工具第29-33页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课例研究主要内容第33-43页
    第一节 我国课例研究的理论框架第33-36页
        一、我国课例研究的步骤第33-34页
        二、我国课例研究的基本模式第34-35页
        三、我国课例研究的主题第35-36页
    第二节 我国课例研究的参与主体第36-37页
    第三节 我国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第37-43页
        一、我国课例研究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第37-38页
        二、我国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第38-40页
        三、我国课例研究采用的课堂观察工具第40-43页
第四章 中日中小学课例研究的比较分析第43-48页
    第一节 课例研究目标的比较第43-44页
        一、日本课例研究目标注重长远发展第43-44页
        二、我国课例研究目标注重解决教学问题第44页
    第二节 课例研究参与主体的比较第44-45页
        一、日本课例研究参与主体为专门性的机构第44-45页
        二、我国课例研究参与主体人员零散第45页
    第三节 课例研究过程与方法的比较第45-48页
        一、日本课例研究过程与方法具有规范性第45-46页
        二、我国课例研究过程与方法缺乏规范性第46-48页
第五章 我国中小学课例研究变革的方向第48-51页
    一、课堂研究应依据课堂中发生的真实情况第48页
    二、研讨的视角和程序应具有规范性第48页
    三、对同类型课的结构化处理第48-49页
    四、应有年度计划以保证持续发展第49-51页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附录第58-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市场结构和技术溢出的供应链纵向RJV合作研发问题研究
下一篇:任务后语言形式聚焦对间接引语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