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2.1 高职院校 | 第9页 |
1.2.2 行业英语 | 第9页 |
1.2.3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 第9-10页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2-1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 | 第14-19页 |
2.1 行业英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 第14-15页 |
2.1.1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品德素质与身心素质 | 第14页 |
2.1.2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 | 第14-15页 |
2.1.3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 第15页 |
2.1.4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 第15页 |
2.2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1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2.2.2 终身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2.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16-17页 |
2.3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途径 | 第17-19页 |
2.3.1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 第17页 |
2.3.2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 第17-19页 |
3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 第19-27页 |
3.1 问卷设计 | 第19页 |
3.1.1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3.1.2 调查内容 | 第19页 |
3.2 调查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3.2.1 行业英语教师的来源及知识结构 | 第19-20页 |
3.2.2 不同来源的行业英语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情况 | 第20-21页 |
3.2.3 行业英语教师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情况 | 第21-22页 |
3.2.4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情况 | 第22页 |
3.3 存在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3.3.1 行业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3.3.2 行业英语教师的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 | 第23页 |
3.3.3 行业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不足 | 第23-24页 |
3.3.4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缺失 | 第24页 |
3.3.5 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缺失 | 第24页 |
3.4 影响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3.4.1 社会环境因素 | 第25页 |
3.4.2 教师自身因素 | 第25页 |
3.4.3 评价激励因素 | 第25-27页 |
4 优化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 第27-33页 |
4.1 教师自身:寻求专业发展有效途径 | 第27-30页 |
4.1.1 加强自身行业知识的储备 | 第27页 |
4.1.2 加强企业需求动态的调研 | 第27-28页 |
4.1.3 加强自身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28-29页 |
4.1.4 加强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 第29-30页 |
4.2 职业院校:优化行业英语教师成长环境 | 第30-31页 |
4.2.1 建立行业英语教师评价制度 | 第30页 |
4.2.2 建立行业英语教师协同发展机制 | 第30-31页 |
4.2.3 建立行业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研修计划 | 第31页 |
4.3 政府部门:建立行业英语教师培训体系 | 第31-33页 |
4.3.1 建立行业英语教师短期进修制度 | 第31-32页 |
4.3.2 建立行业英语教师行业实践制度 | 第32页 |
4.3.3 建立行业英语教师教学大赛制度 | 第32-33页 |
5 结论与反思 | 第33-3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3-34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