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砂土地层地铁车站支护结构力学与变形特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3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区域性工程地质研究 | 第13-14页 |
1.2.2 深基坑支护技术 | 第14-16页 |
1.2.3 基坑支护结构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基坑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 第22-31页 |
2.1 土压力的确定 | 第22-26页 |
2.2 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 第26-31页 |
2.2.1 极限平衡法 | 第26页 |
2.2.2 弹性地基梁法 | 第26-30页 |
2.2.3 数值分析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监测成果分析 | 第31-61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32-37页 |
3.2.1 工程位置 | 第32-33页 |
3.2.2 支护结构型式 | 第33-35页 |
3.2.3 工程材料 | 第35页 |
3.2.4 工程地质 | 第35-37页 |
3.3 工程监测布置 | 第37-41页 |
3.3.1 监测目的 | 第37-39页 |
3.3.2 监测内容 | 第39-40页 |
3.3.3 监测要求 | 第40-41页 |
3.3.4 基坑监测频率 | 第41页 |
3.4 监测方法与原理 | 第41-43页 |
3.5 监测结果分析 | 第43-60页 |
3.5.1 监测资料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3.5.2 连续墙水平位移分析 | 第44-56页 |
3.5.3 支撑轴力分析 | 第56-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基坑施工阶段数值分析 | 第61-77页 |
4.1 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介绍 | 第61-64页 |
4.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4-67页 |
4.2.1 计算范围 | 第64页 |
4.2.2 计算基本假定 | 第64-65页 |
4.2.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第65页 |
4.2.4 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65-67页 |
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76页 |
4.3.1 工况设定 | 第67-68页 |
4.3.2 连续墙水平位移分析 | 第68-71页 |
4.3.3 连续墙水平位移计算值与监测值对比分析 | 第71-75页 |
4.3.4 支撑轴力分析 | 第75-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结论 | 第77-78页 |
5.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