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北京郊区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第8-10页
    1.2 基本概念界定第10-12页
        1.2.1 农民工第10-11页
        1.2.2 新生代农民工第11-12页
        1.2.3 身份认同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1 国外文献研究第12-13页
        1.3.2 国内文献研究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研究设计第15-19页
    2.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页
    2.2 问卷设计第15-16页
    2.3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6页
    2.4 问卷的发放和样本情况第16-19页
3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第19-24页
    3.1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第19-20页
    3.2 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务工动机第20页
    3.3 新生代农民工日常消费与业余活动第20-21页
    3.4 新生代农民工人际交往第21页
    3.5 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第21-22页
    3.6 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归属第22页
    3.7 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权益意识第22-23页
    3.8 小结第23-24页
        3.8.1 没有任何一种身份认同占据主导地位第23页
        3.8.2 挣钱不是首要目标愿留在城市生活第23页
        3.8.3 有城市人生活习惯又有传统思维方式第23-24页
4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的交叉分析第24-30页
    4.1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和进城务工动机交叉分析第24-25页
    4.2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日常消费和业余活动的交叉分析第25-26页
        4.2.1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日常消费交叉分析第25页
        4.2.2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业余活动交叉分析第25-26页
    4.3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人际交往的交叉分析第26-27页
    4.4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社会参与交叉分析第27-28页
    4.5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未来归属交叉分析第28页
    4.6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归属与个人权益意识交叉分析第28-29页
    4.7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交叉分析的结果第29-30页
5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5.1 二元社会政策影响第30页
    5.2 薪酬支付惯例影响第30-31页
    5.3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的影响第31页
    5.4 文化程度的影响第31页
    5.5 生活方式的影响第31-32页
    5.6 责任与权益保障等现代文明意识的影响第32-33页
6 新生代农民工走出身份认同困境的对策思考第33-38页
    6.1 城市管理制度创新第33-34页
        6.1.1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第33-34页
        6.1.2 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第34页
        6.1.3 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第34页
    6.2 农村土地及其他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第34-36页
        6.2.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第35页
        6.2.2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第35-36页
    6.3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自身改变第36-38页
        6.3.1 文化素质提高第36页
        6.3.2 行为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第36-37页
        6.3.3 价值观念的改变第37页
        6.3.4 公共参与能力的提升第37-38页
7 结论第38-40页
    7.1 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8页
    7.2 研究局限第38-39页
    7.3 研究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附录第43-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景泊车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