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城市路网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可靠性分析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2.1 系统可靠性 | 第14-17页 |
2.1.1 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2 系统可靠性指标 | 第14-15页 |
2.1.3 系统可靠性模型 | 第15-17页 |
2.2 网络可靠性 | 第17-19页 |
2.2.1 网络系统 | 第17-18页 |
2.2.2 路网可靠性 | 第18-19页 |
2.3 模糊可靠性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震后城市路网可靠性模型 | 第21-29页 |
3.1 震后路网影响因素 | 第21-24页 |
3.1.1 动态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3.1.2 静态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3.2 路网功能可靠度模型 | 第24-25页 |
3.3 单元路段功能可靠度模型 | 第25-26页 |
3.4 单元路段权重模型 | 第26-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GIS的震后城市路网可靠性分析系统 | 第29-37页 |
4.1 GIS简介 | 第29-30页 |
4.2 震后城市路网可靠性分析系统 | 第30-32页 |
4.3 属性数据结构设计 | 第32-35页 |
4.3.1 交叉口数据结构设计 | 第32页 |
4.3.2 标志性建筑物数据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4.3.3 路段数据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4.4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实例 | 第37-53页 |
5.1 基础数据的构筑 | 第37-44页 |
5.2 震后城市路网可靠性分析 | 第44-52页 |
5.2.1 单元路段权重分析 | 第44-47页 |
5.2.2 路网可靠性分析 | 第47-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