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地理空间数据中拓扑数据的局部更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研究第15-33页
    2.1 地理空间数据与空间关系第15-19页
        2.1.1 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第15-17页
        2.1.2 空间实体与空间实体对象第17页
        2.1.3 空间关系的分类第17-18页
        2.1.4 空间关系的应用第18-19页
    2.2 GIS中的拓扑第19-23页
        2.2.1 拓扑的概念第19-20页
        2.2.2 拓扑的基本元素第20页
        2.2.3 基本的拓扑关系第20-22页
        2.2.4 矢量数据的拓扑关系第22-23页
    2.3 拓扑关系的建立第23-28页
        2.3.1 点/线拓扑关系的建立第23-26页
        2.3.2 线/多边形拓扑关系的建立第26-27页
        2.3.3 拓扑关系的数据结构第27-28页
    2.4 拓扑关系的局部更新第28-33页
        2.4.1 弧段的拓扑更新操作第29-30页
        2.4.2 结点的拓扑更新操作第30-32页
        2.4.3 多边形的拓扑更新操作第32页
        2.4.4 复杂编辑的拓扑更新第32-33页
第3章 地理事件下的拓扑关系变化分析第33-82页
    3.1 地理事件类型分析第33-36页
        3.1.1 地理事件第33页
        3.1.2 地理事件类型第33-34页
        3.1.3 地理事件的细分及说明第34-36页
    3.2 引发地理实体变化的地理事件第36-40页
        3.2.1 地理实体的变化类型分析第36-37页
        3.2.2 地理实体的变化分类第37-38页
        3.2.3 地理事件与变化类型的对应关系第38-40页
    3.3 地理事件与拓扑数据的变化情况第40-82页
        3.3.1 新生事件第40-51页
        3.3.2 消亡事件第51-56页
        3.3.3 延长事件第56-61页
        3.3.4 缩短事件第61-64页
        3.3.5 扩大事件第64-68页
        3.3.6 缩小事件第68-71页
        3.3.7 移动事件第71-73页
        3.3.8 变形事件第73-75页
        3.3.9 合并(并入)、分裂(分割)、重分配事件第75-79页
        3.3.10 事件影响下拓扑数据的变化规律第79-82页
第4章 基于地理事件的拓扑数据更新第82-94页
    4.1 变化要素的提取及范围选取第82-86页
        4.1.1 地理要素的变化状态第82-83页
        4.1.2 变化范围及变化要素的提取第83-86页
    4.2 拓扑编辑的基本操作—原子操作第86-88页
        4.2.1 拓扑编辑的要素类型第86页
        4.2.2 结点的拓扑原子操作第86-87页
        4.2.3 弧段的拓扑原子操作第87页
        4.2.4 多边形的拓扑原子操作第87-88页
    4.3 新生事件下的拓扑局部更新第88-91页
        4.3.1 点状要素的新生事件第89-90页
        4.3.2 线状要素的新生事件第90-91页
    4.4 消亡事件下的拓扑局部更新第91-94页
        4.4.1 点状要素的消亡事件第92-93页
        4.4.2 线状要素的消亡事件第93-94页
第5章 拓扑数据的局部更新的实例分析第94-103页
    5.1 拓扑数据的获取方式第94-95页
        5.1.1 数据获取的主要方式第94-95页
        5.1.2 局部更新的拓扑数据第95页
    5.2 城市变化的拓扑局部更新第95-103页
        5.2.1 新生事件的拓扑变化第97-100页
        5.2.2 消亡事件的拓扑变化第100-10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6.1 结论第103页
    6.2 展望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寨沟亚高山环境汞的空间格局
下一篇:汉语中“移就”的日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