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适配体纳米金比色法灵敏度影响因素研究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4页
    1.1 核酸适配体第15-18页
        1.1.1 核酸适配体的定义及特性第15-16页
        1.1.2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第16-17页
        1.1.3 核酸适配体与靶标的结合机理第17-18页
    1.2 基于适配体纳米金的比色法/荧光法原理及研究进展第18-22页
        1.2.1 DNA纳米金分析技术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2 比色法/荧光法检测原理第19页
        1.2.3 适配体纳米金结合机制及灵敏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第19-22页
    1.3 适配体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第22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第22-24页
第二章 纳米金溶液成分对磺胺比色/荧光法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第24-32页
    2.1 前言第24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2.2.1 试剂第24页
        2.2.2 仪器第24-25页
        2.2.3 实验方法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1页
        2.3.1 不同体积柠檬酸钠合成的纳米金的荧光淬灭效率第25-26页
        2.3.2 非纳米金组分对荧光的影响第26-27页
        2.3.3 原纳米金溶液与水复溶纳米金溶液的紫外吸光值第27-28页
        2.3.4 原纳米金溶液、上清液、水复溶纳米金溶液对荧光的影响第28-29页
        2.3.5 水复溶纳米金对荧光法灵敏度的影响第29页
        2.3.6 水复溶纳米金对比色法灵敏度的影响第29-30页
        2.3.7 非纳米金成分对比色法灵敏度的影响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适配体长度对雌二醇比色法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第32-40页
    3.1 前言第32-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3.2.1 材料第33页
        3.2.2 仪器第33页
        3.2.3 实验方法第33-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3.3.1 雌二醇适配体的二级结构第34-35页
        3.3.2 适配体浓度的优化第35页
        3.3.3 灵敏度的比较第35-37页
        3.3.4 P1、P2片段与雌二醇的结合能力第37-38页
        3.3.5 特异性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纳米金和POLYT的比色法检测黄瓜样品中的灭蝇胺第40-50页
    4.1 前言第40-4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4.2.1 材料第41-42页
        4.2.2 仪器第42页
        4.2.3 实验方法第42-4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4.3.1 盐浓度的优化第43-44页
        4.3.2 POLYT10浓度的优化第44页
        4.3.3 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第44-46页
        4.3.4 黄瓜样品前处理及基质效应第46页
        4.3.5 特异性第46-47页
        4.3.6 结合机制验证第47-48页
        4.3.7 黄瓜样品中检测方法的确证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第50-51页
第六章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公民满意度的理论视角
下一篇:西安市智能交通平台建设中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