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螺旋桨静平衡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平衡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2 静平衡设备对比与分析 | 第15-18页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8-21页 |
第2章 转子静平衡的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2.1 转子及平衡理论 | 第21-23页 |
2.1.1 转子概述 | 第21页 |
2.1.2 转子的平衡 | 第21-23页 |
2.1.3 静平衡检测使用条件 | 第23页 |
2.2 转子静平衡理论 | 第23-25页 |
2.2.1 转子的静平衡量的计算 | 第23-24页 |
2.2.2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 第24页 |
2.2.3 转子的平衡方法选取 | 第24-25页 |
2.3 静平衡检测指标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船用螺旋桨静平衡检测总体方案 | 第27-39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3.1.1 功能需求 | 第27页 |
3.1.2 性能需求 | 第27-28页 |
3.2 静平衡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 第28-33页 |
3.2.1 总体结构 | 第28-30页 |
3.2.2 工作过程 | 第30-31页 |
3.2.3 静平衡检测系统主要部分设计 | 第31-33页 |
3.3 静平衡检测系统原理 | 第33-37页 |
3.3.1 偏重测量原理 | 第33-34页 |
3.3.2 去重算法原理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船用螺旋桨静平衡检测悬浮系统 | 第39-53页 |
4.1 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4.1.1 连续性方程 | 第39页 |
4.1.2 伯努利方程 | 第39-40页 |
4.1.3 动量方程 | 第40页 |
4.1.4 平板缝隙流分析 | 第40-41页 |
4.2 静压支承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41-43页 |
4.3 静压支承油膜刚度 | 第43-45页 |
4.4 静压支承承载能力分析 | 第45-49页 |
4.5 静压支承泄漏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4.6 油膜厚度设计 | 第50-51页 |
4.7 球面摩擦副的设计策略 | 第51-5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船用螺旋桨静平衡检测软件系统 | 第53-67页 |
5.1 计算机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53-57页 |
5.1.1 传感器选型 | 第53-54页 |
5.1.2 隔离放大器的选型 | 第54-55页 |
5.1.3 模拟量采集模块选型 | 第55-56页 |
5.1.4 单片机的选型 | 第56-57页 |
5.1.5 同步顶升系统设计 | 第57页 |
5.1.6 PC选择 | 第57页 |
5.2 计算机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4页 |
5.2.1 总体功能模块 | 第58-59页 |
5.2.2 数字滤波 | 第59-61页 |
5.2.3 串口通信 | 第61-62页 |
5.2.4 开发软件的工具 | 第62-64页 |
5.3 软件功能界面的设计 | 第64-66页 |
5.3.1 主界面设计 | 第64页 |
5.3.2 参数设置模块 | 第64-65页 |
5.3.3 数据采集模块 | 第65-66页 |
5.3.4 数据处理模块 | 第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课题总结 | 第67页 |
课题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