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2.1 晚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湖泊沉积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3 其他记录载体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2.4 晚全新世气候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0-2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 第23-31页 |
2.1 区域概况 | 第23-25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23-24页 |
2.1.3 气候 | 第24页 |
2.1.4 土壤和植被 | 第24-25页 |
2.1.5 水文 | 第25页 |
2.2 样品采集及沉积剖面特征 | 第25-27页 |
2.3 艾比湖南岸沉积物剖面年代学特征 | 第27-29页 |
2.4 样品处理及实验室方法 | 第29-31页 |
2.4.1 艾比湖南岸沉积物粒度测试方法 | 第29页 |
2.4.2 艾比湖南岸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测试方法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艾比湖南岸沉积剖面粒度特征 | 第31-45页 |
3.1 粒度参数特征 | 第31-34页 |
3.2 沉积物粒度成分特征 | 第34-37页 |
3.3 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特征 | 第37-38页 |
3.4 沉积物粒度——标准偏差分析 | 第38-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艾比湖南岸沉积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56页 |
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5-48页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8-52页 |
4.3 艾比湖沉积剖面化学风化特征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6-67页 |
5.1 艾比湖沉积环境演化过程 | 第56-58页 |
5.2 与其他沉积记录的环境重建对比 | 第58-64页 |
5.2.1 艾比湖沉积记录与古里亚冰芯记录对比 | 第58-60页 |
5.2.2 艾比湖沉积记录与天山科桑洞石笋记录对比 | 第60-62页 |
5.2.3 艾比湖沉积记录与青藏高原东北部数轮记录对比 | 第62-64页 |
5.3 区域气候变化驱动机制浅析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致谢 | 第79页 |